http://www3.sznews.com/readnews.asp?id=799689 作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每天都在为自己所倡导的非政府组织(NGO)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而摇旗呐喊。
他既有对行业协会在企业反倾销中的角色、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的思考,更有对社会救助模式和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的思索。不仅各种论坛离不开他的声音,就连北京东城区一居委开社区煤棚听证会,大爷大妈也不忘将他拉去帮忙出出主意。
“怒江水坝下马”:凸显民间组织话事权
非政府组织目前在中国土地的成长如何、影响力多大?王名谈到,一个保守的估计,将中国所有的非政府组织加在一起,应在300万个左右。
王名认为,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就是它可以影响公共决策。在中国,非政府组织所发挥的作用已经渐渐表现出来。除了在政策层面上争取与政府对话之外,许多非政府组织还开始在一些项目上与政府开展合作。在诸多非政府组织活动的事例中,最典型的就是“怒江水坝事件”。在那次事件中,非政府组织的出场和对政府决策施加的影响,最终导致了这项工程的下马。目前,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主要活跃在环保、扶贫开发、卫生救助、慈善救助、灾害救助等领域。而在关注艾滋病、推动基层民主选举等领域,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尤为活跃。
反倾销:行业协会要往“前台”冲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有登记注册的各种行业协会近15万个,其中工业行业协会和工商行业协会占75%,农业行业协会占20%,其余各种服务业协会占5%。
王名认为,行业协会作为民间组织具有政府所不具有的功能,可以在WTO规则下对本行业企业进行政府所不能做到的公开保护。中国加入WTO后,国际间的各种贸易磨擦会大量增加,反倾销、反补贴的案例会层出不穷。中国单个企业不仅难以应对谈判对手,而且难以承担高昂的交易成本,中国企业需要联合起来,整合力量,需要行业协会在协调市场、协调价格、组织反倾销、反补贴等行动中发挥作用。在这些方面,中国的行业协会应该积极地往“前台”冲。
社会救助:民间组织也要“插手”
在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中,关于救助站的发展方向上,国家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团体实施社会救助的内容,王名也有一番自己的思考。
他认为,现在由政府设立的救助站还是全部依靠政府的运作机制,下一步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管理模式,如澳大利亚的救助站经费来自政府,但实行的是政府采购,由若干家机构竞标,这些机构可以是企业,可以是慈善组织,也可以是非政府组织。竞争机制的引入可让政府更好地执行社会公共职能,同时也可以激励民间成立各类社会福利性质的基金和福利组织,允许各个宗教的教会向流浪乞讨者提供各类救济,鼓励各类企业的适时捐助,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帮助这些无助的人。
在实施救助的主体方面不能完全是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或企业和有爱心的个人都可以参与,政府的选择面就扩大了。上海在养老领域里已经在实践这种政府委托方式。在那里政府一年给他们提供25万资金,在运作过程中每收养一个老人,政府再给一个资金补助额度。
他进一步强调说,社会救济过程中若实施了社会募捐,捐款人也要实施监督。救助站每年要接受社会评估,出了问题就取消他的资格。这样政府就站在比较有利的位置上,到时候还可以回收资金。
人物简介
王名
1960年10月生,现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1997年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获博士学位,专业方向:国际发展。主要研究领域:非政府公共管理、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
开设课程:非营利组织概论,公共管理,公益产权与非营利立法。研究方向:非营利立法实证研究(国家民政部与福特基金会)、国际非营利部门比较研究、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案例研究(香港乐施会)等。学术成果:《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PA教材)、《中国的NPO》(日文)、《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中国NGO研究???以个案为中心》等,译著《经济人类学》、《世界十五大经济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