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既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五周年,也是邓小平同志逝世十周年。抚今追昔,世纪伟人邓小平曾是抗日战场上的战将,为驱逐日本侵略者和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立下卓著功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启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航船,并成为中日友好条约缔结的和平使者;他更是中日关系永久性正常化的捍卫者,对推动中日关系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一、高义薄云,从抗日主将到和平使者
抗日战争中,邓小平始终活跃在抗战的最前线,他和刘伯承领导的八路军129师成为抗日敌后战场上的重要主力之一。八年抗战中,邓小平领导创建的晋冀鲁豫解放区,拥有县城105座,人口2400余万,面积18万平方公里。正规军由抗战初期9300多人发展到30万,成为全国19个根据地中最大的一块。
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努力联合在华的日本革命志士,争取和感化日本士兵和战俘,促使他们脱离日本军国主义控制,成立以“在华日人反战同盟”为代表的反战组织,毅然加入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行列。这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所制定的英明政策的伟大胜利,也是他们付出巨大心血而浇灌的民族友谊之花,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人间奇迹。在邓小平领导的晋冀鲁豫根据地成立了反战组织“觉醒联盟”,在1942年组织名称统一之前,发展到6个支部,即:太行支部、冀南支部、冀鲁豫支部、山东支部、太岳支部等,遍及华北日军的19个师旅团。1943年7月7日,邓小平等联名致电反战同盟晋冀鲁豫各支部,对他们支持中国抗战表示感谢。反战组织在发展中统一建立了日本人民解放联盟,达到20个支部,盟员1200余人。7年期间,中国人民与日本反战友人之间的战斗友谊,是近代以来中日友好关系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是特殊环境和特殊方式下中日友好的铺路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日关系经历二十多年的冰封时期,1972年9月,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努力下,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政府发表了《中日联合声明》。其中第8条规定,中日双方将就签订和平条约进行谈判。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从1974年11月开始,一直是在邓小平领导和主持下进行的,虽经1976年的被打倒,邓小平在中日和约谈判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仍是无可替代的。
邓小平1975年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他被任命为第一副总理的第三天,即1月20日,就会见了日本前国务大臣保利茂一行,坚决贯彻由毛主席定下来、周总理领导实行的中日友好的方针。邓小平指出:“中日关系不从比较高的政治角度来考虑是不行的。”自从2月1日分工主管外事,一直到被再次打倒之前的1976年1月21日毛泽东批示“小平专管外事”期间,邓小平坚持全面整顿,倾心外交事务,4次接见日本政要和文化访华团。1977年8月再次恢复领导职务后,他着力于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和国内经济政治的改革,成为中国内政外交的“总设计师”。他洞察一切,根据国内国际的特点对外交战略进行调整,一如既往地关注中日关系,力促中日友好条约的签成。邓小平自1977年至完全卸去领导职务(1990年)的十四年间,会见日本政要、经济文化、民间等访华团97次,5次与其他外宾会见中谈及中日关系问题;两次访日;6次为中日友好题词。他还多次指示和专门阐述对日外交大事,甚至还亲自撰文论及。
1978年10月下旬,邓小平出访日本,参加交换中日和约批准仪式,这是二战后第一次踏上日本国土的中国领导人。10月23日,邓小平参加互换批准书仪式后,会见了天皇裕仁,表示两国要永远和平友好下去,在欢迎宴会的致词中,邓小平表示,我们的任务并未告终,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任重而道远;邓小平拜会和看望了曾为中日关系作出宝贵贡献的日本老朋友,参观了日本企业和乘坐了新干线超特快列车。在记者招待会上,邓小平回答了中外记者关心的问题,表达了他谙练深邃的思想。邓小平在日期间,为日产汽车公司题词:“向伟大、勤劳、勇敢、智慧的日本人民学习、致敬”,为君津钢铁厂题词:“中日友好合作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我们共同努力吧!”为松下电器产业公司题词:“中日友好,前程似锦”。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意义十分深远,它为中日友好关系的建构提供了政治基础和法律保证,为中日此后的经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政治保障条件;它为我国对美外交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在尔后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维护地区的安全环境,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石。为此,邓小平付出了最富个性的努力,表现了最有魅力的睿智,做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矗立起中国外交史上的不朽丰碑。
二、高屋建瓴,确立世界格局大变动时期的中日外交方略
随着国内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和经济政治力行改革,面对国际上风云剧变和国际力量对比极大失衡的形势,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的外交战略进入重大调整时期,中日关系也处于深刻变化之中。邓小平在历史性转折关头,确立了争取维护和平,谋求促进发展的全方位和平外交的方略和思想,在对日关系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邓小平多次强调,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国际形势趋向缓和是总的趋势。他的新判断为我们外交新政策指明了方向。
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日本外交的转型,中日两国力量对比的消长,中日之间各个领域的摩擦有所上升,中日关系也进入了战略层面上的重新调整和定位的新阶段。邓小平在中日关系处于矛盾交织、冲突起伏、不断演进的历史阶段,关于对日外交的战略观点和策略思想有着深邃的理论内涵,对于中日关系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这些深入的剖析、科学的论断,显现和蕴含在他多次交流会见的谈话之中。
邓小平指出,从历史角度看,日本应该为中国发展做更多的事情。“坦率地说,日本是世界上欠中国账最多的国家,中日建交时,中国并没有因此提出战争赔偿的要求。中日是两个伟大的国家,又是近邻,从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考虑,我们作出了不要赔偿的决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日本应该为中国发展做更多的事情。”“有些不愉快的事情,需要妥善处理,这对两国和两国人民都有好处。中日关系历史上的纠葛,坦率地谈中国方面没有责任。”
“中日两国有着近两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其中最多有一百年的路程走得不好,这同两千年相比只是一小段。”“坦率地说,虽然我们两国过去有过一段不愉快的历史,但两国人民相识比较深,应该优先发展两国的关系。”
就一些源于历史的现实问题,邓小平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就钓鱼岛问题,邓小平指出,“中日之间并不是没有任何问题,比如钓鱼岛问题、大陆架问题。这样的问题,现在不要牵进去,可以摆在一边,以后从容地讨论,慢慢地商量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我认为两国政府把这个问题避开是比较明智的。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放十年也没有关系。”
就教科书问题,邓小平坚决表明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要抓。要针对他们所说的修改教科书,篡改侵华历史是什么‘内政’,别国不得干涉,围绕这一点进行批驳。所谓‘内政’的说法,其目的就是把过去的活动说成不是侵略,要把他们的这个观点驳倒。”“他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好多年没提这个历史问题了,这个题目出得好。我们的娃娃不能只知道友好,还要懂得历史。这一段主要的是教育人,包括教育日本人。”“最近日本修改教科书篡改历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温历史、教育人民的机会。这件事不仅教育了中国人民,也教育了日本人民,其实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们那些娃娃,那些年轻人需要上这一课。他们不大懂历史,有些历史已被忘记了。特别是现在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鼓励外国投资,讲友好,就容易忽视这一面。”“教科书问题的重要性并不只在于问题的本身,重要的是在于教育后代的问题。”
就中日关系中最为敏感的参拜靖国神社问题,邓小平尖锐指出,“最近发生了日本内阁首相成员正式参拜靖国神社问题,这些年我们没有给日本出过难题,而日本的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还有蒋介石遗德显彰会问题,是给我们出了很大难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两国领导人都要经常注意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政治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一出现,人民就联系到历史。”“如果再出现这样的事,那就不是现在这样的状况。对日本方面来讲,不做这些事情没有任何损失。”“我们注意到日本政界有些人很强调日本人的感情,请他们注意不要忘记还有个中国人民的感情。最近有些麻烦,如参拜靖国神社,还有其他事情。这些问题同我们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相比,要更本质得多,更实际得多,更重要得多。”
三、高瞻远瞩,用长远眼光看待中日关系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即使在中日关系处于不和谐的时期,仍对中日关系持乐观态度,他指出中日关系要向前看,要有长远眼光。邓小平说,“我们看中日关系,应该向前看,应从历史的长远眼光来看问题。”“希望今后交往更密切一些,这是我们的共同愿望。最后说一句带总结性的话:总结过去,放眼未来。”“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要从长远的战略的眼光来看待,为不断加强和发展这种关系而努力。”“中日两国的政治家,应该把中日关系看远一点,短视是有害的,是不可取的。” “中日关系在我国对外政策中占重要地位。”“从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形势来说,两国必须搞好关系,扩大一点说,我们两国关系搞好了,对整个国际局势也有重要意义”。“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发展不是权宜之计。坦率地说,在现在这个动荡的局势中,单就东方来说,中国需要同日本友好,日本也需要同中国友好。”中日关系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中日关系搞好,是件大事,是重要的稳定因素之一。中日两国人民有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中日两国友好不仅对两国人民有利,而且有利于亚洲、太平洋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希望两国青年、儿童懂得中日友好的重要性,把两国友好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这个事情不仅本世纪要做,到下个世纪也要做。”“把中日关系放到长远的高度来考虑,来发展,要永远友好下去。这件事超过了我们之间一切问题的重要性。”“中日友好合作不仅对当前有重大意义,而且影响两国的未来,影响千秋万代。”“我们总的方针是世世代代同日本友好下去,这一方针是毛主席、周总理多次重申我们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政策,这个政策不会因为中国领导人的变动而改变,中日两国和两国人民没有理由不友好下去。”
“我相信,我们两国发展合作的前景是良好的。我们要向你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朋友的帮助。”“中日两国要友好合作,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双方的使命,也是当前现实赋予我们双方的使命。”“尽管某些时候对某些问题中日双方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产生一些困难,但这对中日友好的大局来说,都是暂时的、细节的问题,都是能够解决的。”“日中友协是最早为中日友好尽力的团体,是开拓中日友好事业的掘井人,喝这个井水的不仅是本世纪的人,还有下世纪甚至下下世纪的人;不仅有日本的后代,也有中国的后代。”
让历史告诉未来。在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发生严重倒退的形势下,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五周年之际,重新学习邓小平关于中日关系深邃的思想、高超的策略,对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应对中日关系上的困难和复杂局面,特别是如何科学地把握和驾驭总的趋势,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