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把安倍晋三首相及其前任小泉纯一郎描述为过分自信的民族主义者,但在《附庸国:在美国怀抱里的日本》这本书里,他们被描写成执行布什政府议事日程的忠实恭顺的仆人。《日本时报》网站8日刊发了美国坦普尔大学东京校区亚洲研究项目主任杰夫?金斯顿就这部新著撰写的书评,要点如下:
作者国立澳大利亚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加万?麦科马克在探究爱国言论的背后之后认为,21世纪初日本与美国更趋密切的关系加深了日本与其邻国之间的鸿沟。
日本为了成为亚洲的大不列颠而抛弃它在安全方面的自我约束,努力迎合美国的要求,但这样做令中国和南北朝鲜都感到不满。而且,尽管它调整自己来满足美国的要求,在重要问题上美国忽视它的意见,也并不征求它的看法。在这种不平等的联盟中,日本忍受着仆从一般的待遇,发挥着自动取款机一般的作用。
《附庸国》一书的中心论点是,日本是个傀儡国家,这种情况始于1945年至1952年美国占领日本期间。麦科马克指出,当时的三个关键问题??天皇的作用、军队的职责以及与亚洲邻国的关系??至今仍然“争论不休,未获解决”。
麦科马克对美日关系的性质(它经常被掩埋在“绝无仅有的最重要联盟”等美妙说辞之下)提出严肃的质疑。他写道:“小泉与安倍的‘革命’实际上意味着日本残留的某些重要自治手段被清扫出门,愿意在美国的全球帝国内表现得甚至更加顺从,愿意更大程度地被美国利用。”
麦科马克解释说:“民族特性是日本现代史中未得到解决的根本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安倍所发动的文化战争:强行施加爱国主义教育,粉饰日本战争年代的历史,力主修订宪法。华盛顿允许天皇继续作为宪法规定的国家象征而被制度化,接受战时的保守派精英而且因为冷战推迟就日本在亚洲的历史进行任何清算,它的这些做法有力地影响了日本的民族特性。这些政策使日本与亚洲地区疏远,损害了地区和解的努力。
作者认为,由于日本被扶植成一个并不独立、具有美国强加的民族特性的“超国家”,“民族主义的象征和言论乃是空洞的想法,国家的实质被否定了”。他还说:“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与其说是民族主义复兴的迹象,不如说是企图弥补被抛弃的民族主义。”
在麦科马克看来最具威胁性的动向或许是2005年-2006年日美之间军事指挥联合和情报共享的协议。这份协议事实上使日本从属于美国的战略领导地位,令它承诺共同防卫。前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在书中宛如一位蛮横的殖民地总督,屡次插手以期影响和推动日本的安全政策。
科马克认为,美日安全联盟令日本看不到在“回到90年代中期就历史问题曾短暂达成的理解”的基础上与邻国取得妥协的必要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危险的。麦科马克主张日本把头号要务从为美国服务转变为关注国内问题并帮助建立“亚洲联邦”。
这本书内容广泛,观察入微,它还探讨了东京、华盛顿与冲绳三方之间不愉快的关系、日本与朝鲜打交道时的虚伪、日本核能计划的隐含意义以及其他许多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