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湘华女士

    人民网07月04日讯:今天下午,《活跃在中国的日本残留孤儿》作者赵湘华女士作客中日论坛,就本书的创作过程以及感受等,与广大读者网友进行了交流。现将访谈内容摘录如下

    【嘉宾赵湘华】:各位网友下午好,很高兴在这里跟您聊天,也同时感谢您对这本书的关注,在这里我愿意回答各位网友提出的各种问题,谢谢!  

    《活跃在中国的日本残留孤儿》这本书是在日本出版的,那么在人民网连载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儿非常感谢网友对这本书的关注,因为这部书在新闻排行榜上每一天都是位居新闻排行榜首,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人们对这本书所涉及的内容以及对这类题材的关注,我想这部书之所以能够引起共鸣,是因为它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在我的邮箱里有收到数封读者的来信,其中有一封邮件我看到是一位上海的,他是这样给我写到的,他说在上海书城买不到这本书,请问在哪个地方买到这本书,很抱歉的是,我一不小心删掉了,因为这本书是在日本出版,在国内是没有发行的,所以你可以通过网络,可以通过日本版看这本书的全载,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内容了。
关于这部书的采访,书中五位主人翁他们之间的距离是比较远的,他们居住的距离之间是比较远的,那么我采访将近是近三个月的时间,我也接到一封邮件说,他说能够看出你历尽艰辛,就是说路途遥远也不能说多少艰辛,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和他们并不相识,我和他们聊起他们的身世,他们就感觉有一点恐惧感,比如在庆云农场采访的时候,我和他们的村民作为一个旁观者来采访夏平节子,在生前的一些故事,当我向他们表达我的来意的时候,他们就分外紧张,是因为当时中日关系也比较紧张,日本小泉首相一而在再而三地拜访靖国神社,引起国人大怒,也引起一片对他的声讨此起彼伏,还有抵制日货的运动同时进行。那么基于这个客观环境,我去采访这样一个主题的内容,就引起老百姓的一些紧张,但是呢,当一聊起过去的事情,聊起这段日本侵华历史,所有的人也愤恨不已。我接触到的人他们就很详细地对我介绍这些过去的比较细节的事情。所以呢,我这部书能够在故事情节上,在客观事件的反应上还是比较能够尊重客观实施,而且能够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这部书在日本发行得也比较好,通过人民网连载以后,它的新闻排行榜点击率如此之高,也说明了这一点。

    网友(猫的说):赵老师好,据您所知,这些遗留孤儿现在怎么看待中日两国关系?

    【嘉宾赵湘华】:书中的遗留孤儿他们是用毕生的心血深深地爱着养育他们的这片土地。乌云女士她这一生虽然职位做到了通辽市政协副主席,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但她没有入党,这是她毕生的遗憾。虽然她没有入党,可她却是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她确实是做到了。杨治国入党了,他自己认为是他毕生的荣誉。据我了解,遗孤们他们最高兴的是希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从感情上来说,他们还是对中国这片土地深深地眷恋,有一种感激不尽的恩情。诗人于德水他很虔诚地告诉我,每当听到国歌,每当看到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时候他非常激动,非常感慨,为我们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骄傲和自豪。他不承认自己是日本人,他也不希望别人认为他是日本人,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生长了半个多世纪,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像张爱庭说自己是日本血统的中国人。

    网友(就说实话):赵女士创作该文的出发点是什么?

    【嘉宾赵湘华】:这个出发点是得益于日本侨报社总编段跃中先生,当时我采访段跃中先生的时候,这个选题我们聊起来就一拍即合了,当时恰逢抗战胜利60周年。当时这个题材很少有人涉及,包括中日两国遗孤问题的研究者对这个问题研究的相对不是太多,正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杨河清教授他在这本书的作品研讨会上说,这本书填补了一项空白,对学术研究很有价值和意义。还有一些文学界的朋友认为这部书的写法比较独特,对这种写作的角度和表达方式很感兴趣。日本遗孤是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个悲惨的产物,也是历史的有力见证,出于对历史的责任感和社会的责任感,还有记者职业的责任感,当时就有强烈的愿望把这本书完成,之所以有创作这部书的动力,还有一个原因是总编辑段跃中先生的鼓励和支持,事实上,段跃中先生为中日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采访当中,为遗孤的不幸命运心潮起伏难平。历史告诉未来。遗孤们的心声是不要再发生这种血泪的代价。

    网友(小城故事):嘉宾您好,我认为您这本书中所写的在华遗留孤儿应该是一些比较特别的,那么其他大部分人都是什么情况呢?

    【嘉宾赵湘华】:当时遗留在中国的遗孤是不到3000人,他们很多人都回到了日本,也有一些人在日本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又返回到了中国,从报道上你也可以看出有很多对于日本遗孤的一些政策很不满,不断地上诉,所以说日本安倍首相表示重新拟定对华遗孤的一些政策。其实大部分遗孤他们的生存状况在国内的时候还是比较衣食无忧的,反倒他们回到了日本以后,生存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所以他们就有很多人又回到了中国。我书中的这五位主人翁是遗孤群体当中比较杰出的、优秀的人物。

    网友(大丰战友):安倍要求尽快拟定原在华遗孤援助措施 

    【嘉宾赵湘华】:遗孤的命运很悲惨,他们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们是受害者,非常希望日方政府能够给遗孤的一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也是尊重历史和尊重人权的表现。

    乌云都已经退休了,可是她仍然是致力于为中日关系友好做一些事情,她每年都去日本做一些演讲,还号召一些日本友人到中国来投资,支持教育事业。乌云给他们当地内蒙的中学募捐几百万的资金搞校舍建设,对师资力量的培养,学生的助学都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网友(文彤):日方对这些遗留孤儿有什么积极的政策举措?

    【嘉宾赵湘华】:我认为积极的政策举措是需要遗孤们团结起来积极努力而争取的,因为他们的命运本身就是不幸的,对这个不幸日方政府应该负起这个责任,这也该叫做是人性关怀,也该对不幸的历史有一个反省。在日本,从遗孤们多次上诉也可以看出了他们的心声,虽然现在没有看到什么光明的未来,但是,安倍首相表示了重新考虑对在华遗孤的援助政策,相信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也希望遗孤们能够得到一个公正和公平的结果。

    网友(大丰战友):日专家要求设在华遗孤援助制度 

    【嘉宾赵湘华】:在华遗孤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日专家包括中国的研究学者,其实他们是一直在呼吁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遗憾的是这些遗孤们历尽千辛万苦一年又一年地这样争取自己的权利,至今为止还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一个结果。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得到解决吧。

    网友(猫的说):这些遗孤回国以后的生活如何?

    【嘉宾赵湘华】:他们有的回来以后自己开工厂或者是做生意,不管物质生活怎么样,但是他们精神生活是非常富有的,而且从他们回来的这些人当中得到一些消息是日本不拿他们当日本人,反而他们就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了。遗孤在中国的生活状态起码是衣食无忧的,这也是他们愿意回国来的一个主要原因。他们也认为在国内的人际关系比较温暖,几十年的生活结交下了很多的友谊,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关怀,这一点可能与日本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有一点差距,他们在日本生活很孤单,生活也很艰难,所以回来的人还是比较安逸地生活着。其实这部书的价值还有一个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孤的年龄也都60多岁了,对于遗孤群体的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部分人他们是历史的一个侧面,从这个角度来说,就非常有必要把他们所思所想和他们人生经历的事情记录下来。

    网友(荔枝):嘉宾您好,记得您上一本书的内容也是和日本有关,您对日本有多少了解,去过日本吗? 

    【嘉宾赵湘华】:我上大学的时候学过日语,还有老师和朋友、亲属都曾在日本留学定居,我本人对日本的文化也比较感兴趣,所以这也算巧合吧,上一部书是反应留学生在日本留学的故事,而这一部书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反应。价值上是有完全不同的。

    在这儿谢谢网友对这部书的关注,以后再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邮件联系,谢谢大家,祝福大家愉快,再见!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关于我们|援助共建|相关网站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
2000-2020 CHINA918.NET 918爱国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1735号 ◇沪ICP备05012664号
总编微信号:wuzuk918   编辑部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