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京的夜景 |
编者按:2004年9月,应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邀请,中国基层工作者代表团一行60人访问了日本,60人的大团分成了三个小团,各个小团的侧重点不同,参观访问了不同的地方。他们走访了日本中央及地方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业、学术机构等多家单位,足迹踏过东京、山梨、福井等地。其间不仅有机会参加座谈会,听取各种讲座,同日方青年进行交流,还有机会在民宿期间亲身体验了日本普通百姓的生活。20天的行程虽然无法全面了解一个国家,但亲眼所见却是客观真实的。通过他们的笔触,也许能帮助我们感受一个丰富的日本。
访日漫记(一)“这回我还就去日本了”
生平第一次出国,要去的竟是日本。
我说这句话的口气和态度似乎有些古怪。这一点我没必要否认,甚至还能分析出我之所以持这种口气和态度的原因。概括性地表述就是:既有个人的成长背景因素,又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社会现实因素。
呵呵,这句话听起来不着边际,一副高深莫测很拽的德行。不过,我马上就会深入浅出地举几个例子,试图挽回本人和蔼可亲的形象。
首先说说我老妈的反应。远在湖北农村的老妈在电话里听说我要出国,马上激动得语无伦次。“啊呀呀。要是你爸爸活着就好了,看见你这个从穷窝里出来的农村娃还能混出国一趟,该有多高兴啊他!”
这是老妈惯有的毛病,老爸去世二十多年来,但凡子女们取得进步或有喜事,不管事大事小,她都爱唠叨这一句,久而久之成了口头禅。
我并不去打断老妈的激动,尽量让她享受儿子的“出息”给她带来的荣耀,接下来拉家常一样地告诉她,这回是组织上安排我到日本去交流访问,和一批中国年轻人一起去,在日本要呆上20多天。
“去日本?唉,日本人可不是个好东西,你去了小心点儿!”老妈的口气比我还古怪。
我很理解老妈的反应。日本对她来说有杀父之仇??我的外祖父即死于侵华的日本鬼子之手。当时老妈还是个儿童,自幼在心灵上种下的深仇大恨便铭记终生。日本战败,家仇随国仇一齐报掉,这仇报得不开心、不痛快,没有亲手杀死仇敌的快感,但也别无他法。鬼子逃离后,和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老妈一辈子再没见过日本人,也不可能有机会去日本国,终日劳累和扶养子女的沉重负担几乎占据了生活的全部,对日本鬼子的恐惧与仇恨也日渐消磨。现在,儿子要与日本亲密接触,埋藏于心底的对日本人的仇恨便自然流露出来。
不过,中国古往今来都是礼仪之邦,我这回去日本交流访问,算是去作客,好歹也会打挠人家给人添麻烦。看在这个份上,老妈说句“日本人可不是个好东西”,已经给日本人留足了面子,相当客气了;如果拿它相对于杀父之仇,这句话就简直算得上是极为动听的乐音了,日本人听到这句话,理应感恩戴德“扑通”一声跪下,给我妈磕三个响头!
比起我老妈的温和,其他人对我将去日本的反应要激烈得多。
一个好为人师的北京网友非要自告奋勇教我学习日语:“记住,日语要多说‘青蛙’。日本人要和你打招呼,你就握着他的手,一脸和蔼笑眯眯地对他说‘我****的青蛙!’,反正他也听不懂,还以为你在夸他帅呢。”我目瞪口呆!开国际玩笑呢!这可不仅仅是误人子弟的问题啊,闹大了,我受得了,人家外交部也受不了啊!
还有一个认识了两年之久平时颇为聊得来的上海同龄网友,居然以不容反抗的口气命令我:“到了日本,不许买日本货,不许对日本人示好,不许称赞日本。”我说我做不到。她二话不说,啪地把我拉进了黑名单。两年的交情瞬间灰飞烟灭。好家伙!一直以为我这个年纪的人尤其是女人已少有愤青,一直以为上海算是全国最包容日本人的城市,没想到,最易激动的上海女愤青一直潜伏在眼前。
我也很理解上述几位朋友的情绪。近两年来,日本这个曾经侵略过我们的国土、杀害过我们的百姓、极大地伤害了我们感情(按理说与本人私人之间更有杀害外公的不共戴天之仇)的邻家小国,依然在时不时的继续伤害着我们整个民族的感情。钓鱼岛的长年争端、小泉年年参拜靖国神社、珠海买春事件……每一件事,都像一把刀子,把中国人的旧伤拉开一个新口子。对日本的怨恨情绪已经点燃了民族情绪,感染了大多数的中国人民,甚至到了一触即发的状态。
不过,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得去。
首先,这是单位安排的政治任务,我必须服从,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嘛;其次,我好歹还是个生长在新时代的有知识有文化的进步青年,知道过于冲动的反日情节和过于激进的反日行为无济于事,两国之间的仇视对谁都没有好处,增进理解、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才是唯一出路。就算反日抗日,也要反得明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要想增进了解和理解,或者说摸清底数打探虚实,最好的方式就是近距离观察,“零距离接触”……
去日本的理由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总之,在办理那套?里?嗦的出国手续的日子里,我的心情是好奇而不是激动,我面对不同的人的各种态度一笑而过,静静地等待着行程。
想起赴日前夜欢送晚会上我给本团编导的集体节目。这个节目叫广告新编,其中一节的广告原词是:“我跟我老婆说,你也弄瓶贵点儿的呀!嘿,她还就认准大宝了!”改编后的搞笑广告是由萌萌为大家表演的,她模仿着原广告里明星的口气,惟妙惟肖地念:“我那口子跟我说,你要出国,也去个欧美一带的国家转转呀!嘿,这回我还就去日本了!”
念毕,全场的日中朋友报以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待续)(董友斌)
人民网日本版 2004年12月30日
|
樱花烂漫在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