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时报8月10日TangLeijun撰文:
虽然中日两国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但是双方的关系却因最近两年的一系列突发事件(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多次参拜供奉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侵华日军遗留化学武器伤害中国平民等)而趋于紧张,甚至导致小泉的访华安排被搁置。中国和这个“一衣带水”的友邦唯有建立切实友好的关系,才能双方都受益,对亚洲乃至世界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历史问题、领土问题、台湾问题是中日关系的三大障碍,其中日本能否对二战尤其是侵华战争罪行进行真诚忏悔,不要继续在台湾问题上说一套做一套是出现这个和谐关系的关键。
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大国。中国人口世界第一,而且经过多年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已跃升世界第七,取代日本成为亚洲的经济中心。照此发展速度,若干年后中国经济上与美国平起平坐也不是幻想。虽然日本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其依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日本在华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列车;而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又从日本进口大量商品,加快了日本的经济复苏步伐。到2003年,日本连续11年位居中国最大贸易夥伴之首。中国也在2003年超越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夥伴。
与如此紧密的经济联系相比,两国的政治关系显得很不协调:高层互访交往非常有限,相互了解甚少;两国人民之间的对立情绪也一直有起有落,并随时可能恶化。
在国际舞台上,中日两国宁竞争不合作的例子比比皆是。中俄两国在1992年就初步达成协议,铺设“安大线”(联结东西伯利亚和中国大庆的石油管道)。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日本在2002年底提出“安纳线”(东西伯利亚至位于日本海的俄远东地区不冻港纳霍德卡)。目前,安纳线更获俄罗斯青睐。在同东盟的关系上,中日两国不是致力于建设一个强大的经济共同体,而是竭力想把东盟拉入自己的经济圈子以排斥对方。在东海,中日两国对钓鱼岛的归属说法不一,屡屡采取被指为“过激”的行为宣示主权;同时该海域的能源开发也常常是双方关系恶化的祸端之一。
中日不和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在8年抗日战争(1937-1945)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财产损失达5600余亿美元。战争的创伤并未被时间抚平,中国人对日军暴行的记忆仍点滴在心头,挥之不去,并代代相传。当年日军遗留的化学武器如今还在给中国人造成伤害的事件又不断加深人民对那场战争的回忆。
日本对侵华战争的态度更刺激了中国的反日情绪。日本没有因为自己的战争罪行向中国政府真诚道歉,更别期望它能象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中国民众普遍认为,日本政府不但拒绝向战争受害者赔偿,甚至否认其在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政府非但不悔改,反而授意其学者篡改历史教科书中有关“二战”的内容;其政府官员包括首相频频参拜靖国神社,都引起了亚洲国家的强烈抗议。
日本的这些行径,引起中国的极大不安。越来越多中国人担心日本会再次倚仗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而四处侵略;而日本修改其和平宪法,向海外派出部队,都似乎证明了这种担心正在变为现实。
中国知道历史不可改变,着眼于未来,希望与日本共享和平。中国虽然非常仇恨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日军,但是抗日战争结束时还是优待了这些战俘。考虑到日本人民也饱受战争的摧残,一穷二白的中国当时毅然放弃向日本寻求国家赔偿的要求。任何政府都需要极大的勇气来作出这样的决定,中国这样做其实是用心良苦,就是想让该过去的都过去,一齐奔向未来。
后来日本多次向中国提供巨额低息贷款,援助中国的经济建设,以此回应中国放弃战争赔款的善意和作为对过去侵略行为的赎罪。但种种事实(教科书事件和日本官员屡次参拜靖国神社)表明,面对中国的既往不咎,日本似乎并非真心实意领情。于是中国便开始调整对日政策,在与日本就其垂涎已久的京沪高速铁路项目谈判时就是不松口,让日本政府着急不已。中国人民在一些场合也开始不给日本“面子”了,譬如在体育比赛中给日本队喝倒采。当然,中日两国的这些行为都无异于火上浇油,对双方建立互信关系无益。
有一种意见认为,日本的“岛国心态”也是中日关系出现紧张的其中一个主因。日本本身国土狭小,又是几个四面被大海包围的海岛,所以其国民更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有限的对外联系使日本人变得心胸狭窄、惟我独尊和排外。日本认为当年征服东亚,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是其辉煌的历史,向中国道歉无异于给自己的荣耀抹黑。而且在它看来,有战争就必有伤亡,道歉实属不必。日本人自认是最优秀的民族,劣等民族被统治是天经地义的事;这也许就是面对自己二战的罪行,日本人和德国人态度孑然不同的原因吧。
台湾问题也是考验中日关系的一个挑战。在台湾沦陷的50年(1895-1945)里,日本扶植了大批亲日势力。目前以李登辉为代表的“亲日力量”依然非常嚣张。有中国日本问题专家认为,日本嘴上说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实际上还同台湾保持着非常密切的政治、军事联系。据指出,日本不但修改和平宪法,还怂恿台湾加入日美共同防卫圈,以便台海爆发战争可以名正言顺的介入。可见,日本根本没有把中国视为朋友,或者是压根儿就没想过与之为友。此外领土(海岸线)争端和针对中国的美日联盟,都让中国时时刻刻感觉到威胁。
虽然中日目前关系并不很乐观,双方依然可以建立和睦的双边关系。这对双方来讲,都是必要的。政治上的不信任,最终将影响经济上的交流,从根本上破坏两国的国家利益。首先,地理位置注定二者必须做邻居。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仇恨,苦果只能自己吞了。两国若采取针锋相对、以眼还眼的政策,只会灾难不断。阿拉伯和以色列的冲突就是现成的例子。其次,融洽的关系对经济发展有益。两国经济不断相互融合,市场也会得到扩展,愈加有活力的经济不仅让两国人民受益,对亚洲甚至整个世界都有帮助。而且,两国人民也会得以增进了解,为两国合作创造更好的氛围。再次,中日有许多共同点,要恢复以往的和谐关系应该不难。在文化宗教方面,中日两国渊源颇深,许多日本人还对中国的文化及书法非常神往。民间交流不断,中国的留学生占其外国留学生总人数的70%。日本对华援助脚步有所减慢,但是金额依然巨大。
和谐的双边关系对中日都有利,但唯有靠双方特别是日本的努力才能成就。
?对于有关新闻,两国的新闻媒体应该客观公正地报道,不应煽动民族情绪;
?两国人民应该举止有礼,避免不友善的言论或动作;
?两国政府应积极推动民间交流,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相互了解;
?建立高层互访制度,加强政府间相互了解;
?进一步开放市场,促进经济融合;
?对于领土、领海争端,避免采取过激行为,宜通过对话解决;
?在国际事务中,相互合作,达到双赢;
?互相尊重对方的国家利益。
为了向中国表明自己正视历史遗留问题及真诚合作的态度,日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对中国和其它二战受其侵略的国家正式道歉;
?向二战受害者赔偿,做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日本官员停止参拜靖国神社,或者把其供奉二战战犯的灵位移往它处;
?切实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停止在台湾海峡煽风点火,美日联盟应避免激怒中国;
?撤除在双方有争议的领土的军事力量,努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对中国来讲,继续积极主导六方会谈、实现朝鲜无核化是首要任务。中国应劝说朝鲜考虑日本的利益。
总之,只要双方相互理解、真诚合作,中日关系的未来是美好的。把这些理想变成现实,这也是两国每个国民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