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上半年,上海已累计批准日本投资项目3300多个,合同外资超过70亿美元。日本已成为上海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和贸易伙伴之一。但直到今天,27家日资企业才第一次携手,在上海图书馆举办了一次有200多个岗位的人才招聘会。这是为什么?
记者穿梭在人流熙攘的招聘会现场,寻找到三个答案:
首先,这是日资企业为了适应中国国情,不得不改革自身传统的人才招聘方式的新突破。
据了解,日本企业很注重员工的忠诚度,一般都是独自或委托专门人才中介机构招聘人才,各家公司非常忌讳在应聘者面前集中亮相。这无形中将公司形象和利益置于第一位,应聘者处于从属地位。但中国人才市场一向讲求双向选择,在外商投资来源日益多样化、数量与规模日益增加的情况下,高水平的适用人才择业的机会越来越多,不仅将日资企业与欧美、港资企业比,也将各家日资企业进行比较。许多日资企业发现,坚持固有人才招聘模式,效果并不好。
其次,这是日本企业增加在华投资和业务的先兆。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中心所长吉田智先生专程从北京飞抵上海,坐阵招聘13名中高级人才。他告诉记者,松下进入中国内地23年来,已在10个省市投资建立了近50家合资和独资企业,占其海外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随着中国产业、人才水平提高以及原有劳动力优势的延续,松下还准备将更多的业务放到中国。
来上海设立代表处已10年的岛津制作所,现有50多名员工,此次招聘会带来的计划是招聘12人。据负责人杜小莉介绍,不仅是上海,岛津在中国内地的其余9家代表处都在扩编。
第三,中国逐步放开人才中介服务市场,为举办专业层次高、针对性强的人才招聘会提供了可能。据了解,自去年10月1日上海市正式对外受理创办中介服务机构的申请以来,沪上注册从事人才中介服务的机构已达240多家,过去少数几家国有公司垄断人才中介服务市场的局面,迅速被打破。
在秩序井然的招聘会现场,记者见到今年刚从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大专班毕业的两位学生。他们反映,日资企业今年在上海招聘的机会还是挺多的,不过要求也挺高。虽然他俩都已通过了日语二级水平考试,但这只是求职的必备条件,如果有会计上岗证、导游证等,情况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