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为自己四个子女所取的名字皆与抗日有关
解说:1939年12月,昆仑关战役爆发。当时,戴安澜接替杜聿明升任国民党军第200师少将师长,这一年他刚刚35岁。日军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的旧部,被称为“钢军”。其中少将中村正雄所率部队更被称为“钢刀”。在昆仑关,两军狭路相逢。戴安澜被弹片击中身负重伤。
戴覆东:炮弹从左边肩胛打进去,到了心脏之后转了一个弯,弹片没有进入心脏。医生把那个钳子从那个伤口里头进去,把那个纱布、黄纱布啊,很大的一块黄纱布拿出来,拿出来之后呢,拿很多药水啊再清洗那个伤口,我看到父亲手抓得那个床啊,手抓得就是抓得很紧,那我晓得那是很痛苦的。等把东西都弄好了,医生都走了,没人了。我跟他在一起,我就问他:“我说爸爸,这样你痛不痛啊?”他说傻孩子,哪有不痛的啊,他说你看过《三国演义》没有?我说我看过,他说《三国演义》里头,关云长刮骨疗毒你知道吗?我说我知道,我知道。他说他在那个情况之下他都要忍下来,他说何况我呢?#p#分页标题#e#
解说:枪弹无眼,战场上死伤不可避免。为了树立官兵正确的生死观,戴安澜还给士兵们讲过一个西洋故事。
罗存康:有一个猎人,他们一家三代,祖父在打猎的时候死了,父亲在打猎的时候也死了,她的母亲呢,就很担忧。这时候一个教士就找到他母亲,希望他入教,他母亲就说如果是你能说服我的儿子,他不打猎了,我就入教。教士就找了她的儿子,就跟他讲,说:“你的祖父死在哪里了?”“是打猎的时候死的。”“那你的父亲是怎么死的?”说:“也是打猎的时候死的。”说:“这打猎多危险啊,你还敢打猎么?”这个猎人就回答他,问他就说:“你的祖父是死在哪里的?”他说:“死在床上的。”“你的父亲是死在哪里的?”他说:“也是死在床上的。”他说:“那多危险,你还敢睡觉吗?”他就是举这个例子,就是跟广大官兵说啊,要看破生死,以勇往直前的精神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解说:戴安澜希望下属官兵能够勇敢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懂得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罗存康:就是他为了士兵的这个爱国的情操,就给他们印发像文天祥的这个《过伶仃洋》,岳飞的《满江红》,然后呢给他们经常讲法国都德的《最后的一课》的故事,这些学生听了,这些官兵听了,很受教育。
解说:爱国情怀贯穿戴安澜的一生,安澜这个名字是他在1924年入黄埔军校后重起的,并自号海鸥,意在自己要如乱世中之海鸥力挽狂澜,报效国家。不仅如此,他为自己四个子女所取的名字,皆与国难和抗日有关。
戴覆东:他就给我取名字叫覆东,覆啊是上面一个西字,底下一个恢复的复,就是覆灭的意思。那什么意思呢?覆灭东洋。我的妹妹给她起名字叫藩篱,就是等于筑起一道藩篱,篱笆,不要让这个坏蛋进来。那么我的大弟弟出生的时候,他给他取的名字叫靖东,就是平靖东洋鬼子,小弟弟的名字叫澄东,澄清东洋鬼子。
马鼎盛: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戴安澜治军特别严明。他在兼任三十一集团军总部干部训练班教育长时,军官大队从河南转移到湖南,长途步行跋涉,异常艰苦。有两名学员私自征用民船坐到汉口不给钱。戴安澜气愤地说:“国民军,就是国民的军队,不付钱无异于抢劫、搜刮民财,这与土匪有什么区别?”为严肃军纪,戴安澜将这两名学员送军法处治罪。他引用希腊神话中巨人安泰的故事告诫大家:“军队和民众的关系,恰如巨人和土地一样,军队离开了民众,就一定要垮台。你们今天是学员,明天是官长,如果官长不正,又如何带兵?”1942年3月,应美英盟国紧急要求,中国最高统帅部派十万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戴安澜200师九千余官兵,为远征第5军之先头部队。这是中国军队自1894年“甲午战争”以后,第一次到境外作战,也是第一次协同友军出国作战。
蒋介石称同古之战是中国军队的黄埔精神
解说:在云南待命出国前,戴安澜与家人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这次团聚,也成了他和亲人在一起的最后时光。
戴覆东:到昆明去的时候呢,那么大家坐在汽车上,他在那一直就想工作,我呢也学了一些京戏,自己有时候就在旁边哼哼,他听了他也蛮高兴的,他有两次看见我看到他了,他说不要紧,他说你唱,你继续往下唱。最后一天早上,他要走了,那么汽车停在外面。送他出去离汽车有一段距离,他叫我们,你们不要送了,然后他就自己往前走,把车门打开来,回头朝我们看了一看,就进了汽车,在那个玻璃里头还向我们招了招手,车就开掉了,从此他就离开了我们。
解说:1942年3月7日,为营救被困英军,200师行军千余公里,直抵同古城。此时,英军不敢留在同古,慌张逃退。只剩戴安澜的200师孤军镇守。3月20日起,200师与5倍于己的日军三个师团在同古城激战12天,歼日军5000人,我方牺牲1000人,以1比5的战绩力克日军,创造了中日交战史上前所未有的战果,国际舆论为之震动。
罗存康:同古之战和后来发生的棠吉攻击战,这两个战役在当时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以前都认为我们中国的军队是不堪一击,后来就通过这两次战役,改变了他们对中国军队的认识。#p#分页标题#e#
解说:这次战役被美国军方称作:所有缅甸保卫战中坚持最长的防卫行动。蒋介石也称道:此役是中国军队的黄埔精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蒋介石也为此召见了同古突围的戴安澜,让他在隔壁同住一晚,予以慰勉。这一去,熟练英语的戴安澜还闹出了个小插曲。
戴澄东(戴安澜三子):他一去去了以后路不知道了,路不知道了他就停下来,结果看了一部小轿车开过来,很漂亮,他就招手叫这个车子停下来,停下来以后呢,他以为是英国人的车,他就用英文问,where is we call?就是这个地方在哪里?后来坐在前座的这个人啊,陈布雷嘛。他就说老戴你发疯了啊?这是委座的车,后头再低头一看,蒋介石和宋美龄坐在后面啊,他搞得很不好意思,他说对不起、对不起。
马鼎盛:就在西方为中国军人善战而兴奋时,一场灾难将降临到远征军队身上。英美的战略目标,是先欧后亚,虽然愿和中国联合抗日,但主力没投放在亚洲大陆。英军根本不和中国诚心诚意联合作战,它只希望中国军队掩护他们撤退。同古战役后,由于西线英军一路大败退,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撤退突围。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由英国军队收容。中国远征军指挥官杜聿明断然拒绝。戴安澜表明,我生为中华军人,死为中华雄鬼,绝不到印度去听洋鬼子使唤,他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
解说:戴安澜率领与他出生入死的200师官兵,进入缅北野人山,开始向祖国方向艰苦突围。5月18日黄昏,200师官兵隐蔽运动至缅甸朗科地区,接近腊戌西侧细包至摩谷公路,这是归国途中要穿越的最后一条公路。但就在这里,戴安澜一行不幸遭遇埋伏日军,激战中,戴安澜身负重伤,血流如注。戴安澜最后的行程,是被士兵们用砍下的树枝做成担架,抬回祖国的。
罗存康:5月26号他们到了缅甸的这个茅邦村,这个时候距离回国的路程已经不远了,只有三五天的路程了。但是这个时候戴安澜将军的这个伤口就化脓了,然后又没有什么药物给治疗。生命就垂危,当他在昏迷当中醒来的时候,他就让身边的这个士兵把他给扶起来,朝着北方也就是祖国的方向,望了他生命当中的最后一眼。然后喃喃地说:“反攻,反攻,祖国万岁”。
解说:时隔不久,只能在报纸上捕捉戴安澜只言片语消息的家人,也终于收到了这个噩耗。
戴覆东:那么后来没有隔多久呢,人家慢慢的告诉我了,说部队撤退回来之后父亲是死掉了,那么我母亲在贵阳,我又不敢告诉她。那么到后来呢,我母亲也知道这个消息了,见到我母亲的时候,我母亲这个几乎都不能动了。这个两个人抱头大哭,但是没有办法啊,这是个事实啊。
马鼎盛:遭遇日军埋伏时,戴安澜身边就剩下18人。戴将军充当尖兵,参谋长周维汉走在第二。近在咫尺的日军开火,戴安澜腹部连中三枪。参谋长周维汉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他急中生智,用日语喊话,日军中计停火,众人趁机突围,但伤势过重的戴安澜两天后客死异乡。在缅甸的高温下,遗体开始腐烂,一路上,官兵们都把军装脱下来裹在将军身上。六个星期后,云南省腾冲县的县长张问德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接戴师长遗体。由昆明到广西全州,沿途各城也都摆设供桌,倾城祭奠。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远征军出发地,广西全州香山寺隆重举行戴安澜将军万人国葬,葬礼上挂着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挽词。毛泽东一生只为两位将军写过挽词。一位是罗荣桓元帅,另一位就是国民党儒将戴安澜。1956年,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
《风范大国民》在凤凰卫视资讯台播出
首播时间:(周六) 18:30
重播时间:(周日) 04:30 (周一)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