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祭祀仪式现场。 柴野摄
他是一位法国神父,名叫饶家驹。在中国,很多人都读过《拉贝日记》,知晓约翰·拉贝。而饶家驹,一位同样挽救过无数中国人生命的法国人,却一直默默无闻。
2013年9月10日,柏林秋雨绵绵。在古朴凝重的长笛声中,圣湖公墓里举行了一场肃穆庄严的祭祀仪式,前来参加祭祀的有来自德国、法国、美国和中国的吊客。这里,长眠着一位中国人的恩人,他在日军的铁蹄和屠刀下挽救过太多中国人的生命。他是一位法国神父,名叫饶家驹。
在中国,很多人都读过《拉贝日记》,知晓约翰·拉贝。而饶家驹,一位同样挽救过无数中国人生命的法国人,却一直默默无闻。
饶 家驹1878年生于法国,早在抗日战争前,他就来到中国上海,开始只是从事英语教学,后来全身心投入到难民救助工作中。1931年长江发生水灾,他积极参 加了难民救济工作;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他为解救被困妇孺四处奔波;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他在上海创办了南市难民区,亦称饶家驹区 或饶家驹安全区,前后共收容难民达30万人。
德 国人约翰·拉贝所领导的南京国际安全区在成立之初,正是通过上海的饶家驹与日方进行联系,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保护了20多万中国难民。可以说,上海的饶家驹 安全区不仅是南京安全区的参照样板,饶家驹本人同时也在异地参与了南京安全区的创建。此后,在抗战期间的武汉、杭州、广州、福州等地,饶家驹安全区的模式 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复制和模仿。特别是1938年10月,在武汉沦陷前,饶家驹亲自领导了汉口难民区的创建,再次救助了4万中国难民。
饶 家驹安全区开创了这样一种模式,即在战争期间不仅要保护交战双方的伤员,使他们得到救护和善待,而且也要保护战区的平民。饶家驹保护平民的理念填补了《日 内瓦公约》的一个空白,因为此前《日内瓦公约》并没有关于战时平民保护的条款。中国抗战期间上海饶家驹安全区的模式成为了日后国际法的一部分,如今已广泛 实施于世界各地的难民区、难民营。因其1937年在上海的人道主义行为,饶家驹的名字被写入了《日内瓦第四公约》,成为当今世界战时平民保护及人道主义救 援的依据。
1940年6月,饶家驹离开上海,返回法国。他说,他的祖国正在遭受着战争,他要回去帮助他的同胞。1945年纳粹德国战败投降后,饶家驹又来到德国柏林,在一片废墟焦土上从事救济德国难民的工作。1946年,他因病死于柏林,享年68岁。
遗 憾的是,由于二战及后来冷战等原因,和拉贝一样,饶家驹被世人遗忘多年。庆幸的是,美国历史学家阮玛霞女士在上海调查二战时期犹太难民历史时,意外获悉饶 家驹的故事,并产生了浓厚兴趣。她随后亲自前往法国、日本等地,寻访史料,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写成了《饶家驹安全区》一书。
中国留德学生姜郁春长期关注抗战时期在中国的国际友人,在德国华人华侨留学生中发起过为拉贝捐献塑像的活动。《饶家驹安全区》一书引起了姜郁春的关注,他开始收集饶家驹在柏林的更详细史料,并在当地历史学家佩格勒的帮助下,几经周折找到了饶家驹的墓地。
一 些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子和上海等地的一些历史学家为饶家驹的墓地捐款制作了镶嵌玉片的墓碑,上面用中德法英四种文字写着“这里长眠着一位不朽的人道主义 者,法兰西神父饶家驹”。墓碑上的中文“仁者爱人”由著名上海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亲笔题写。中国和法国驻德使馆的代表,德国外交部官员,柏林的华人华侨, 当地的居民,冒雨参加了这场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式。历史学家阮玛霞女士专程从美国赶来并发表了讲话。
长眠在柏林的饶家驹已经有60多年无人探望了。这场祭祀虽然跨越漫长岁月才迟来,但毕竟来了,对一个向众多危难之中的中国人提供人道主义帮助的法国仁者,祭献了感恩之心和永志不忘。相信九泉之下的饶家驹看到此情此景,一定会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