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消息据《21世纪环球报道》报道,铁道部联合山西大同电力机车制造厂(以下简称“大同”)及湖南株洲电力机车制造厂(以下简称“株厂”)等十家单位打造中国第一辆高速列车“中华之星(Chinastar)”。
打造中国首列高速列车
据记者了解,整列“中华之星”由两节车头(动车组)加上九节车厢(拖车组)组成(所谓“两动九拖”),关键的车头已经分别于8月22日(“株厂”)和8月31日(“大同”)下线。9·15日,整列“中华之星”被运到位于成都的西南交大做滚动试验;9月18日,“中华之星”被运到北京东郊的铁科院环形试验场,开始一系列调试工作;10月26日,“中华之星”时速140公里调试工作圆满结束,之后一直到11月中旬,一直在做冲击时速180公里试验;11月20日,“中华之星”被转运到山海关的秦沈高速铁路,秘密进行冲击330公里的试验。
“中华之星”总设计师刘友梅院士表示,试验还没有结束,还在做各种调试。据记者了解,无论是“株厂”、“大同”,还是铁道部的专家,都对“中华之星”能顺利冲刺330公里、平稳运行在270公里表示乐观。
卧薪尝胆应对磁悬浮
1999年,铁道部决定无论如何要制造出自己的高速列车,2000年初铁道部便向国家计委做了《270公里高速列车产业化》的报告,2000年下半年,国家计委批准了这个报告,开始立项。据铁道部臧其吉研究员称,国家计委拨款4000万、铁道部自筹1亿,联合十家单位(南北车集团公司、“株厂”、“大同”、长春客车制造厂、青岛四方客车制造厂以及一些研究机构)共同打造中国第一辆高速列车“中华之星”。
在记者的采访中,无论是“株厂”、“大同”,还是铁道部的专家,也都认为“中华之星”是铁道部的争气项目,其矛头就是对准即将于年底单线完工剪彩的上海磁悬浮工程。对比上海磁悬浮的30公里上百亿花费,国产“中华之星”和明年开始论证的国产高速铁路计划已经显示了其成本优势。
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华之星”是不是只是一个“样品”的问题时,臧其吉研究员表示,当初立项就是以“产业化”为要旨,预计两年左右,中国可以有年·15台“中华之星”的能力。
“中华之星”国产化程度高
无论是“大同”的《前进报》、还是“株厂”的《九方周报》,对“中华之星”的国产化程度甚至本厂参与程度都赞许有加。作为“中华之星”总设计师的刘友梅院士在接受内部报纸采访的时候,如此解释“中华之星”的命名:“这列时速270公里电动车组,因为代表着中国铁路高速牵引动力里程碑的概念,是完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所以,我们称其为‘中华之星’。”铁道部臧其吉研究员评估,国产“中华之星”已经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相关资料 高速列车
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列车就是高速列车,目前中国最快的列车只有广深线上达到了时速160公里,目前京沪线上列车只有时速12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