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彭德怀又一次坐镇前线,对他一向敬重的刘伯承发了脾气:
“拿不下关家垴,就撤掉129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一个多月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连续遭到八路军两次大规模攻势的打击。八路军的攻势持续时间之长,发展之迅猛,是抗战以来所未曾有过的,也是日军所没有意料到的。日军在遭到八路军连续两个阶段的沉重打击后,如梦初醒,连连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日军参谋本部哀叹:“共军的机动游击战法极为巧妙、顽强”,日军出师华北“三年来惨淡经营积累的资材几乎全部耗尽,根据地的设施遭到破坏,加以与重庆的对立激化,军费支付已感困难。因此,要想恢复重建,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而首当其冲,受震动最大的莫过于中国派遣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
这是多田骏坐上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位子以来所遭受到的最为惨重的打击,他怎么也想不到,“堂堂的大日本皇军”竟然在“小小的八路军”的攻击下,处处被动挨打,败绩累累。日军有那么优良的武器装备,有那么充足的物资供给,又经过武土道精神的熏陶和严格的军事训练,却被八路军打得溃不成军。更让他感到惊恐的是,共产党动员了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这是他的第一次碰到这样的战争,这可真正是一场人民战争。正规化的日军完全陷入了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在这个大海之中,尽管有着优良的武器装备,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但是日军却感到力不从心,有劲使不上,顾此失彼,处处受制,处处挨打。
多田骏又羞又恼,转而成怒。他下定决心要给八路军一点颜色看看,在八路军还未及休整的时候,乘机对八路军协根据地进行报复性的“扫荡”,并对根据地的老百姓进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妄图摧毁人路军在根据地的生存条件,以此来对付八路军的人民战争。
10月6日,多田骏经多方筹措,拼凑起几万人的部队,开始了对八路军晋东南、晋察冀、普西北等根据地疯狂的大“扫荡”。百团大战进入第三阶段,即空前严重的反“扫荡”作战阶段。
日军的大“扫荡”是从10月6日拉开序幕的。这一天,晋东南日军第4旅团、第36师团各一部近1万人开始进攻太岳、太行区。多田骏想先里后外,直接将进攻重点选择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和边区党政机关所在地麻田、王家峪、砖壁、左会等地区及涉县、偏城一带,其企图是寻歼129师主力和我党政军首脑机关。
日军第4独立混成旅团充当了这次报复性“扫荡”的急先锋。在旅团长片山的指挥下,日军分四路从和顺、潞城和武安向麻田、武乡东部“清剿”而来。这一带正是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和129师师部、边区党政机关驻地。
日军所到之处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凡是根据地人民,不论男女老幼,一律杀死,房屋一律烧毁,粮食统统抢走或烧毁,连锅碗也要砸烂,逢井便放毒药,真可谓灭绝人性,丧尽天良!
和顺因是百团大战中129师师部驻地,日军在“扫荡”中先后五次焚烧村落。在马家庄,290多位老百姓被日军逼到一个大房子里点火活活烧死;被强迫到庙里开会的韩洪镇400多群众被日军活活烧死;日军在沁县一县就杀死5090多人;太岳全区有12万石以上的粮食化为灰烬,无数村落变成焦土。
日军的这些罪行深深地刺痛着一直在前线负责指挥八路军作战的彭德怀,使他早先要求的坚决歼灭一至二路敌人的想法更加鲜活、迫切。他在寻找时机,要狠狠地教训一次日军,使其下次“扫荡”不敢以营级作战单位为一路,以使其‘扫荡”的时间间隔拉大。
10月下旬,日军第4独立混成冈崎大队之600余人窜犯黄崖洞。黄崖洞是八路军的一个军事重地,八路军总部的水腰兵工厂就设在黄崖洞山谷之中。这里的地形十分险要,除了南面绝壁上开有一道天然裂缝以外,四面为险峰环绕。1939年朱德、彭德怀、左权等亲自察看之后,一致同意把总部的军械所迁移至此。军械所到1940年已经发展为月产400支步枪和大量弹药的兵工厂,成为八路军敌后抗战的重要补给基地。
刚刚从砖壁村转移到黎城县不久的彭德怀听说日军已经进入黄崖洞,勃然大怒。几个月紧张的作战已经使他身体明显消瘦,脸庞黝黑,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消灭一路日军的机会。他立即指示部队击退冈崎大队。
10月28日,冈崎大队在386旅一部的打击下,招架不住,企图取道武乡回沁县老巢,在蟠龙关家垴附近驻扎下来。正在这时,进攻麻田的日军崛田大队因遭到385旅一部的袭击,惟恐遭覆灭之灾,也改道西撤,并与已在关家垴之敌会合。
29日下午,彭德怀怀着要坚决消灭这股来犯之敌的心情,从黎城指挥所起到蟠龙镇的石门村,召集正在此地休整的129师师、旅干部开会,口述了总部的战斗命令,要求129师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坚决拿下关家垴。
关家垴位于太行区的中心。距砖壁村只有13里地,再往南是黎城,西南是王家峪,西边是武乡县,西北是榆社,北边是辽县。这一带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关家垴下面有一条很深的山沟,北面背靠更高的柳树搞,断崖峭壁,只有南坡比较平缓,适于进攻。山坡上有一个小村子,50多户人家早已人走室空。日军眼见被围,急忙抢占了关家垴山头,在上面依险构筑了工事,并派约200名士兵抢占了北面柳树垴制高点。日军的目的是要在关家垴固守待援。
一场恶战就要开始了。
离总攻只有5个小时了。左权召集总部特务团营以上干部开会,他考虑到进攻路线狭窄,大部队展不开,决定总部特务团于凌晨3时提前发起攻击,以3营插入关家垴和柳树垴中间地带,将敌人拦腰截断,柳树垴的敌人留给决死第一纵队去消灭。部署完毕,左权又特别解释说:“我们之所以要在3时前发起攻击,是因为敌人在我们的围困下已经疲惫不堪,特别是这两股敌人刚刚构筑完工事,现在是最疲劳的时候,我们就趁敌人酣睡的时候来个偷袭。”
凌晨3时,总部特务团到达预定位置。2营突击队神不知鬼不觉地摸上了关家垴山顶。他们在干掉了两个哨兵后,一阵手榴弹将垴顶的日军机枪阵地轰掉了。
爆炸声就是信号。特务团长欧致富一声令下,埋伏在山下的部队迅速向各自的目标冲去。战斗进展相当顺利,特务团很快就占领了一排窑洞。但就在这时,左侧一间窑洞中日军3挺机枪吐出凶狠的火舌,密集的火力犹如一道封锁线,把特务团压得无法展开。
原来,日军以窑洞为依托在这里构筑了完整的工事体系。每孔窑洞既可以独自构成一个火力点,又可以与其他窑洞互相掩护,互相支援,形成交叉火力网。窑洞前还挖有防弹壕,如果手榴弹没扔到位,掉到防弹壕里,就难以对日军构成威胁。日军还将相连的窑洞凿通,形成了网状的工事体系。
特务团与日军逐洞争夺,每攻下一洞都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在特务团艰难地攻下数排窑洞后,停止了攻击。
此时,其他几路也同样遇到了占据着有利地形的日军的有力阻击。战事呈胶着状态。
得知战事进展不利,彭德怀甚为焦急。他带上警卫员亲自来到了前沿部队。早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彭德怀就形成了他自己的作战指挥风格:骁勇、火爆,喜欢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特别擅长打攻坚战、硬仗。在长征路上,娄山关一位最能体现他的这种风格。尽管国民党军队依仗娄山关凭险阻击,但毛泽东让彭德怀全权指挥1、3军团,硬是将娄山关给攻了下来。仗打到要紧处,彭德怀就来到一线部队,亲自调动兵力,部署进攻。天亮了,彭德怀出现在769团战士的面前。
彭德怀问769团团长郑国仲:“部队情况怎么样?伤亡大不大?”
“部队伤亡不小,主要是地形对我不利。现在部队正准备发动新的进攻。”郑国仲答道。
“一定要在敌人增援部队到达之前,把这股敌人消灭掉。你们的任务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个高地拿下来。”
听到769团战士信心十足的回答,彭德怀满意地离开了阵地,向别处走去。
攻击柳树垴的部队是决死第一纵队。30日凌晨2时,部队就到达了指定位置。在决死第一纵队的38团和25团调整部署时,早已占领制高点的一股日军突然发起攻击,夺占了阵地,并直接威胁从南坡进攻关家垴的部队。
负责指挥决死第一纵队的陈庚,深知柳树垴阵地的分量。柳树垴的海拔高度比关家垴还要高,从柳树垴上可以用火力控制通往关家垴的小路。敌人凭险阻击,非常不利于进攻。陈庚连续组织了4次冲锋,但没有成功,相反部队的损失非常之大。
就在这种胶着状态中,天亮了。参战的各部队,马上投入全部力量发动全面攻击。不过,白天攻击比夜晚更要困难。白天战斗,日军有飞机配合,八路军的攻击部队一面要和正面的日军作战,一面还要防备天上飞机的轰炸和扫射。战斗进展得异常缓慢。
彭德怀坐不住了,他来到距关家垴垴顶500米处做近距离观察。只见他置硝烟炮火于不顾,足抵壕沿,镇静自若地手握望远镜凝神观察:日军的机枪疯狂地吐着火舌,八路军官兵冒着猛烈的炮火向上猛攻,但有不少人在日军的猛烈火力中栽倒在地。年轻的战士前仆后继,令彭德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正在这时,刘伯承给彭德怀打来电话说,鉴于部队损失很大,建议部队暂时撤围,另寻战机。彭德怀一听,按捺不住往上直窜的火气,在电话中对他一向敬重的战友发起了脾气:
“拿不下关家垴,就撤掉129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艰苦的战斗又进行了一天。至五日,情况已有所进展,同时,辽县、黎城方向2000多增援日军正向关家垴开来的消息也传到了阵地,彭德怀着看手表,下达命令:“下午4点,发动总攻。”
总攻开始后,772团、769团、38团、25团各以1个营,协同385旅一部,向关家垴上的敌人连续攻击18次,肉搏多次,终于攻上了关家垴山顶。敌大部被歼,仅余残敌60多人退守在一个狭小地域,固守待援。
11月1日,日军从辽县、黎城、武乡等出动大批部队,在10余架飞机的支援下,分五路援助关家垴残余日军。彭德怀着到关家垴被围之敌基本歼灭,来援之敌又过大,为保持主动,再寻有利战机,便下令部队撤出战斗。
经关家垴一战,日军遭到沉重打击,其在太行区的“扫荡”便草草收场。
此后,日军对晋察冀军区首脑机关所在地北岳区、对晋西北根据地的“扫荡”,都受到了八路军的沉重打击。到1941年1月八路军最终赢得了艰苦的反“扫荡”斗争的胜利。
六、毛泽东等致电彭德怀:“百团大战对外不要宣布结束。”
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八路军终于粉碎了日军的报复“扫荡”,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也由此降下了帷幕。1940年12月22日,正在延安的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致电彭德怀:“百团大战对外不要宣布结束。”这句话成了百团大战不绝如缕的?语。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独立发动的规模最大、参战兵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战果也最为辉煌的一次全面进攻性战役。在长达近5个月的战役中,华北敌后战场数十万军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浴血奋战,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是中国共产党对夺取中国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最大贡献之一。
百团大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消灭敌伪计毙伤日军20645人(内有大队长以上之军官18人),毙伤伪军5155人,毙伤敌伪骡马1922匹,俘虏日军281人(内有副大队长山西绥清,中队长田木石野和小队长木岛等8人),俘虏伪军18407人,俘日寇武装移民56人,俘骡马1510匹;消灭敌伪据点共2993个,并缴获了大批武器、交通器材及军用物品;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铁轨217040根,枕木1549177根,电线杆109002根,收电话线849923斤;破坏煤矿5所,其中以井陉新矿最为厉害。据最后调查该矿损失10000万日元,破坏仓库11所。
以落后的小米加步枪打击拥有现代化武器的优势装备之敌,在5个月的时间里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果,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百团大战对日军的打击是沉重的,连日军自己也不得不承认“遭受共军‘百团攻势’的日军,从各地的兵团直到各军、方面军,均由痛苦的经验中取得了宝贵的教训,改变了对共产党的认识。”蒋介石对八路军的百团大战亦是惊喜交加,向八路军总部发出嘉奖电称:“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此嘉奖。”
百团大战胜利的消息,久久地震荡在当时我们多灾多难的国家上空,国内空气为之一新。1940年9月25日朱德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刊文论述了百团大战的意义,指出它牵制了敌人进攻我大西北后方及进攻西南的企图,打破了敌人对付我抗日根据地的“囚笼政策”,严重地打击了敌人的“以战养战”的阴谋。
《大公报》1940年9月6日载文报道:
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这个攻势,方在发动,已凌厉无前,收获佳果;而三军用命,人人奋勇,攻势正猛,战果必仍将扩大。北方的胜利方在开始,而在全局上的意义尤其重大。
百团大战的胜利在国际上也引起了震动。前苏联《红星报》评论说:“华北之中国军队,目前正在山西省进行主动性之作战。第八路军正展开大规模之攻势。游击战在山东省与北平附近亦正趋于激化,中国人……始终表现高度之民气,对自身力量具有信念。中国人民为自由独立、争取最后胜利而战,依然表现最大之决心而不能动摇。”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写道:“经过长时间的筹划,朱德和彭德怀在1940年8月初发布最后命令,对日军展开百团大战。……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五个月。一百团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敌人所有的煤矿、电厂、铁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
历史时光如水流逝。百团大战作为中国人民抗战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