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午书记亲自过问英雄巴伯找到“救命恩人” ■飞虎老兵苦觅湘雅护士本报记者圆其心愿 “虎啸潇湘”,《历史的记忆》展览中湖南送展内容的主题,透着阳刚之美,也带着几分浪漫气息,“巴伯与小男孩的故事”、“飞虎队员与湘雅护士”、“陈纳德与芷江”等主要展出内容,更引起人们对往事的深情回忆。近日,记者翻阅历史资料,采访相关人士,了解到这些故事背后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 杨正午书记亲自过问英雄巴伯找到“救命恩人” 巴伯上校是二战中一举击落被日本尊为“战神”的山本五十六坐机的美国功勋飞行员。50多年来,他一直在寻找当年救过他的两个中国男孩。1998年,在当时的杨正午省长亲自过问下,巴伯上校终于找到了他的救命恩人。近日,记者采访了当年亲自寻访巴伯上校救命恩人的张志珊先生,重温这个曲折而充满人间真情的故事。 1944年4月29日,巴伯奉命赴洞庭湖区执行任务时,飞机被日本战斗机击中,他只好弃机跳伞,着陆时受了重伤,大批的日军朝他搜索过来。在这危急时候,两名十二三岁的中国男孩从杂草中钻出来,帮助他解开了降落伞,又将他藏在草丛中,躲过日军,将他送到一个安全的小村子。巴伯在村子里得到精心的中医治疗,并被护送到桂林基地。 半个世纪来,巴伯一直忘不了他的救命恩人。1997年,他郑重地委托美国各媒体帮助他寻找。1997年4月18日,《纽约侨报》、《世界时报》发表长篇文章《我的救命恩人,你们在哪里》。一位居住在美国,名叫李心培的湖南人看到报纸后,特意将报纸复印一份寄给了当时的杨正午省长。杨正午非常重视,专门做了批示。当时的省外事办主任游碧竹认真布置,组织了专门的寻访小组,一年里,走访了上千人次,调查了近百个村镇,并于1998年6月,找到了巴伯的救命恩人,岳阳县城关镇南村二组的村民荣志洲和邵晃生。 当时邵晃生已去世,60多岁的荣志洲,在一张巴伯青年时期与3个战友的合影中,一眼认出了他。84岁的巴伯听到消息后也非常激动,专门给当时的杨省长写了一封感谢信,并立即邀请荣志洲到美国相聚。遗憾的是,在荣志洲出发前几天,他突遇车祸去世。巴伯十分伤心,2001年,他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人世。 在寻找巴伯救命恩人的过程中,寻访组发现1944年到1945年一年间,坠落在洞庭湖区的飞机就有8架,被救起的飞行员至少有4名。在寻访组收集的资料中,记者看到这样的记录: 1944年9月15日,一位受伤的美国飞行员跳伞后落在岳阳县六角乡何塘寺山坡边的小树林中,陈华先等人发现后立即前往营救,并给美飞行员换上便装,戴上一顶无顶盖旧草帽做掩护。当日军逼近时,陈等将他藏于山边草丛中,并送至安全地带。(陈华先侄孙陈柏生据陈华先的遗书遗言整理) 1944年秋天,一架美国飞虎队飞机坠落在当时的邵阳县宝南乡野鸡潭。唐耀中、唐卫中、朱克俭前往营救。他们将飞行员理成光头,更换长衫衣服,戴上一顶看不出真相的大蒙面帽(当地称之猴子帽)。一路上将他护送到芷江空军基地。飞行员送给他一把剪刀和一个针线包。(据唐耀中《关于救助一名美国飞行员的回忆》整理) 老兵苦觅湘雅护士本报记者圆其心愿 今年1月13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院长田勇泉,收到广西《柳州日报》记者孙红的一封来信。孙红受一位美国老兵道格拉斯所托,请求田院长帮忙寻找曾于1945年在贵阳救护过他的两名湘雅护士。本报记者曹辉得知这个信息后,立刻报道了《美国老兵越洋苦觅湘雅护士》的独家新闻,引起读者热烈关注。1945年,飞虎队员道格拉斯在贵阳附近独自执行任务时,突发疾病晕倒在路旁,被好心的路人送到当时西迁至贵阳的湘雅医院。他在医院昏迷数日,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抢救痊愈。其中该院“湘雅护士学校”的两名护士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终生难忘。“她俩令我多享受了几十年的生命”,50多年来,大洋彼岸的这位老人一直在托人寻找两位护士。2002年9月初,广西《柳州日报》记者孙红前往美国参加全美中缅印战线老兵协会第55届年会时,道格拉斯委托他寻找这两位护士。在本报记者与读者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确定两位护士是当年22岁的长沙妹子汤领德和19岁的望城少女李怡俞。今年4月16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郑佳明和本报记者曹辉等一行专程赴上海看望了退休的汤领德女士。 当道格拉斯得知消息后,十分激动,一再感谢本报帮他了却一桩近60年的心愿,并立刻打电话给身体不好的汤领德女士,祝她早日康复。当他得知李怡俞的女儿在得克萨斯州当律师,83岁高龄的他驾车跑了3个小时去见了她的女儿。今年8月,省外宣办拍摄《虎啸潇湘》专题片,特地邀请居住在台湾的李怡俞女士赴深圳。面对镜头,李怡俞十分激动地说,时光过去六十年了,没想到他还记着我们,我很感动。我打算在适当的时候赴美国看看这位老朋友。道格拉斯在美国接受采访时也热泪盈眶,盼望着能与李怡俞相逢在10月18日《历史的记忆》展览现场。 大卫,你在哪里 战火中的友情是那样令人难忘。芷江一位年过80的滕子元老人,半个世纪里也一直牵挂着一位来自美国佛罗里达洲名叫大卫的朋友,珍藏着他当年赠送的礼物。近日,这位老人在接受采访时,深情地回忆起他和大卫在芷江空军基地结下深厚的情谊,并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与大卫再见一面。 在当年的芷江空军基地,滕子元经常和大卫一起站岗值勤,大卫教他学英文,直到现在,老人还能说出几个英文单词。分手时,大卫久久不愿松开他的手,并将自己使用多年的的两顶蚊帐、一个睡袋和一床军用毛毯赠送给了滕子元。50多年来,无论多么困难,滕子元都舍不得卖掉它们,有人愿意出几万元的高价他也不肯,直到最近芷江筹建陈纳德与飞虎队纪念馆,他才无偿地捐献出来。 大卫,你现在还好吗?曾驻扎在芷江的美国老兵,你们现在还好吗?芷江热情欢迎你们回到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来看一看。参加此次赴美工作团的芷江县委书记石齐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芷江以二战时日本投降仪式的举行地而闻名,但它与陈纳德将军和飞虎队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却鲜为人知。1938年,陈纳德在湖南芷江创办了第一所中国空军航校,1942年,中国航空委员会接受陈纳德的建议,征调3万多民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扩建了芷江机场,成为盟军在远东的第二秘密前进机场,也成为飞虎队的大本营。1938年10月到1945年9月,美空军驻军人数为6062人,飞机最多时达到400架。仅在芷江保卫战中,中美空军出动飞机3101架次,杀伤日军3.5万多人。石齐欣书记表示,今年11月份,芷江将举办盛大的国际和平文化节,此次赴美,他也希望能与美国各界共同寻找当年在芷江战斗过的美国老兵,并热烈欢迎他们旧地重游。 陈纳德与“飞虎队”,人们知之不多,“飞虎队”与湖南、与芷江的渊源,人们更是所知甚少。当年的历史见证者都垂垂老矣,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是许多中美人士共同的心声。是的,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将来。历史的记忆,是通向未来的桥梁。 |
(责编:刘金兰 作者:肖欣) |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