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祭大江
第三章 东京铁血

东京皇宫,天皇裕仁的失落
东京城内城西丸。 碧水环流的护城河畔,葱笼的绿树掩映着巍峨的日本皇宫。5月里,正是日本列岛樱 花怒放,春意盎然的季节。从北海道到九州、从富士山下到皇宫深宅,到处蝶舞蜂喧、 生机勃勃。 宫内,被春的气息紧拥着的花园石径上,日本天皇裕仁正心绪烦乱地漫步踱着。宽 大的金黄色和服,象一轮刺眼的太阳,、灼得四周不安地躁动起来。春意虽浓,却没能 融化这位天照大神后人心中的阴云。 日本陷入中国战争已近一年了,虽然日军攻城掠地,所向披靡,但迫使中国屈服的 最终目标仍然遥遥无期。对中国东北部城市、铁路、港口、资源的占领,非但没给日本 国内带来预想的经济收益,一切反而象一座深不见底的潭大,吸尽了日本的军费、兵员。 为此,日本内阁也在无休止的争吵中频繁更迭,政洽暗杀、恐怖、流产政变,象随凤而 起的恶魔,充斥岛国日本的各个角落。这时,一个人影又浮现在他眼前,每当裕仁为中 国战场烦心的时候,这个人影便会浮现出来。他就是陆军省大臣杉山元大将。 近半年来,裕仁对杉山元越来越厌恶、憎恨。去年芦沟桥事变后,天皇曾问这位陆 相,对华开战,需多长时间才能全面解决中国问题。骄横跋扈的杉山元胸脯拍得山响, 保证说:皇军2个月内定能解决中国。并头头是道地罗列出一大堆理由。如今,快一年了, 中国战事不但没解决,反而愈发显得漫漫无期。更令他生气的是,这位昔日夸夸其谈的 陆相转而一变,整日里满口理由,中国地广人密,短时间不易解决。还对大本营和内阁 大臣说三道四,弄得上上下下矛盾重重,乌烟瘴气。
    “该让这家伙到中国战场尝尝中国人的滋味。”裕仁自言自语道。
    一阵轻轻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他转身看去,一名侍从武官向他低头行礼道;“陛
下,多四次长来了。”
    裕仁急忙挥挥手,低声咕哝道:“我就来。”
    几分钟后,裕仁已是一身戎装,端坐在宽大、气派的御座上。身后,几扇古老、华
贵的金屏风,显示着这位大和天子的不凡。面前,日军参谋次长多田大将两手托膝,端
坐着奏报徐州会战的最后战况。自4日徐州会战爆发以来,天皇每天都要垂询前线战况。
    今天,裕仁又象往常一样,面目冷峻、毫无表情地坐着。虽然年轻,但从小就受到
为君教育的裕仁,极看重如何在自己的文臣武将、芸芸万民面前维护圣尊。自25岁继任,
十多年了,他早已养成了习惯。每次御前召见,除非他急于了解重大事件,否则很少开
口,只是一双不大但透着威严的眼睛在众人脸上睃来睃去,这曾让无数大臣诚惶诚恐、
敬畏不已,无不把他视作神灵。一些初次入宫晋渴的文武大臣曾在这阵式面前两腿发软,
紧张得话都说不清。但他却感到满意,甚至舒坦,他早已习惯于此。他要的就是世间的
一切都能臣服在他的脚下。
    多田次官仍在报告着,裕仁的目光定在了眼前这位棱角分明、面目刚毅的中年人脸
上。对多田,他一直有一种复杂的感情。他欣赏他的年轻干练,有驾驭大势的能力,在
很多问题上也颇有远见。但此人太工于心计,在参谋本部居然能让他的叔辈、资深望重
的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把大小实权都送到他手里。大本营统帅部,虽然载仁亲王是
他的参谋长,但更多跟他打交道的,却是眼前这位刚过知天命之年的次长。如今,他在
东京军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多少在他心里产生了一丝隐隐的不安。更何况裕仁知道,
此人是积极主张对苏联用武的“北进派”的台柱子,他的活动、影响力曾使内阁决策无
法正常运转,这更加重了裕仁内心的矛盾。一生都充满矛盾的裕仁,在多田这种特殊人
物的身上,自然也不难看到矛盾的再现。他既希望军部、内阁有些有影响力的人物,消
除军内外终日不绝的争吵,可又对这些人物充满不安和成见。这种矛盾,常常扰乱他生
活的宁静。
    徐州会战结束,日军以胜利者的姿态踏上了这块土地。但多田的表情、语调,却仍
似以往,平淡而谨慎,这更激起了裕仁的好奇和不解。一股解开谜团的好奇促使他打破
惯例,主动开口问道:“次官,皇军徐州之战算得上一次重大胜利吗?联想知道你对徐
州战果的看法?”
    多四田长终于抬起了头。但他并未马上回答,而是双手搓了挂两膝,看着天子,大
脑飞速运转起来。他想摸清皇上的意图,斟酌好词句。
    “陛下,此次胜利当无异议。但臣以为,这次胜利,与其说战略上的胜利,倒不如
说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我们并未达成主要目标。
    见裕仁没太大反应,多田象是受到了鼓舞:“臣总以为,中国战场的用兵问题应该
慎重。当初陆军省决定发起徐州会战,今天看来有些草率。徐州之战,陆军的主要目标
是在徐州地区聚歼华军主力,但这一最终目标落空了。事实上,陆军以10个师团围歼华
军50个师,是很难做到的。现在刚过5月,可本年度军费已超支数十亿,政府追加军费已
成必然,这注定要影响整备及其它方面。如今在‘满洲’,苏俄的机械化部队在20个师
以上,而皇军在‘满洲’的部队,不超过8个师团,所以我们急需改变如此不利的军力对
比……”
    又是苏俄。裕仁心中不悦,打断了侃侃而谈的多田。“多田次长,占领徐州难道不
算达成目标吗?如果中国事务不彻底解决,帝国如何加强对苏俄的武备?”
    眼见龙颜不悦,多田抽口凉气,变得谨慎些了,“陛下,夺取徐州,的确有许多有
利因素。如今,华北、华中两军已连成一片。控制中原,已消除了华北侧翼的威胁,津
浦线也完全打通了。这些对改善中国战场形势,意义不可估量。”一向坚持“北进”而
以对华持温和态度的多田骏仍想抓住一切机会,推行自己的军事主张。他话锋一转,又
说道:“但为臣以为,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又是半独立的农业化国家。眼下全面
解决中国事变,管无可能。相反,陷得太深,则有陷入中国人所倡导的消耗战的危险。
不如巩固占领区,占住一片,消化一片,同时在政略、谋略上加紧对中国的攻势,形势
也许将更有力。战面过大,占领军兵力分散,所受压力也会扩大。”
    裕仁似乎听出了什么,追问道:“华北、华中占领区情况怎样?”
    “华中方面尚平静,可华北方面、尤其山西麻烦较大。华北军由于参加徐州会战,
造成兵力空虚。结果中国军队在山西大举反击,华北军不得已退出数座城市。在晋北,
共产党活动十分猖撅,虽全力征剿,但收效不大,深堪忧虑。”
    裕仁没再说话。不可否认,多田骏所说的问题,也正是他所忧之处。攻占徐州,却
放虎归山,中国战场仍看不出结束战事的迹象。他挥挥手,多田静静地退了出去。他仍
在那里静坐着,几分钟前才为徐州会战胜利而生出的一些宽慰,转眼又渐渐退去,焦躁、
烦乱又象驱不散的幽灵,一股脑向他袭来。
    “可恶的蒋政权,讨厌的中国战事。”他忍不住诅咒出声来。
    多田骏出得宫来,顾不上回家用膳,又驱车向军部的所在地——市谷高地驰去。街
道两侧店铺门前,大大小小的太阳旗铺天盖地,从他的眼前划过,国歌“君之代”的旋
律一遍遍疯狂地灌入他的耳膜。不知怎么,消息灵通的记者已把日军占领徐州的消息传
向外界。汹涌的人潮手执小旗,迎着漫天飞舞的彩带走上街头,欢呼着,跳跃着。这时,
两个满脸是泪的年轻人,冲到他的车前,高喊道:“皇军无敌,鹰征支那!”“天皇万
岁!”
    他心绪烦乱,命令司机:“快开!闯过去。”
    汽车“呼”地向前冲去,险些撞翻那两个走近前来的年轻人。一路上,到处都是欣
喜若狂的欢庆场面。这时,他突然意识到为什么陆军省那些主张对中国积极作战的“强
硬派”能屡屡得势,为什么内阁也突然转向,投入“强硬派”的怀中。他只是不能理解
承受兵役、赋税越来越重的普通人,为什么对战争却显示出越来越多的狂热。他开始认
真思考自己眼下的处境来。
    汽车已驰上大坡,前方不远处,军部的灰楼已映入眼帘。

内阁换血,近卫首相避风浪
荻洼别墅。刚从林中散步归来的内阁首相近卫文磨脱下便装,换上了宽大舒适的和 服。举止文雅的近卫即使漫不经心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显示出他自小受到良好教育的 绅士风度。这个藤原家族的后嗣,从小就被作为一位国家领袖受到特殊的培养。当裕仁 还是一位小孩子时,近卫就已是环拥在他周围那一群贵族公子哥儿中最年轻的老大哥了。 裕仁摄政后,近卫成了贵族院中裕仁势力的领路人。他常常代表裕仁同各种制造麻烦的 人周旋。裕仁与西元专元老打交道,就是通过西元寺的近亲近卫文磨;同势力强大的黑 龙会往来,近卫也十分活跃;对陆军集团中与裕仁政见相反的“北进派”,近卫更是左 右穿梭,从中斡旋。裕仁相信他,为他的内阁撑腰。他也需要裕仁,需要这个当朝天子 的庇护。 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前,作为组阁条件,他同裕仁达成一笔交易,他以自由放手在 国内改组国家为交换条件,同意军方在中国采取军事行动。一年来,他改组国家,但使 日本国内团结一致的目标却没什么大的进展,军方在中国的军事行动却一再升级。这时 他才明白,在军方穷兵黩武的前提下,国内的团结一致、改造治理只能是空谈,除非内 阁政府完全倒向军方。他几次想到辞职,但深受天皇宠信的文相木户侯爵提醒他:此时 辞职,他的政治生涯将彻底完结。思前总后,他终究还是没能迈出这一步。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骄奢淫逸的私生活更加放荡。不知是太沉满于美色,还是为繁 多的政务操心过度,平日里,他总给人一种满脸倦怠的感觉。这使他堂而皇之地丢开繁 杂的政务和缠附的情人,隔三岔五地来到环境清幽的荻洼别墅,呼吸些清新的空气,听 听空林鸟语,享受享受超然于一切之外的意境。 自从几次辞职不成后,在军部的强大压力面前,他退缩了。但他支持军方对华战争, 并不是因为惧怕,而是指望军方早日了结中国战事,以便日本的注意力能集中在治理国 内事务上。这种观点形成的转折点,是在去年年底,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后。他分析 形势,认为中国蒋政权在失去南京后,支撑的只是一个风雨飘摇的烂摊子,一推就倒, 他决心再为军方再加把劲。年初,为发表“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他不顾军方 “温和派”的再三恳请,不听参谋次长多田骏声泪俱下的解释,甚至以内阁总辞职相要 挟,终于达到了目的。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中国国民政府并未被他的声明吓倒。 济南等山东地区的胜利,也没能使蒋政权垮台。军事上没能解决中国,国内的矛盾却在 日益扩大。虽然苦恼,但他已走上了战争这条路,就只能走下去。他就象一个失手后的 赌徒一样,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下一轮赌注上。 荻洼虽美,今日他却无法再去独赏。从东京官邸匆匆赶来的政务秘书,在他刚刚平 静下来的内心投入一块巨石,激起一片涟漪。皇军已占领徐州,但中国军队全部逃脱了。 他的内心充满困惑与失落交迭的复杂感觉。他想不到徐州一战会是这么个结果。一 个多月前,为促成这次大战,他完全与陆军省站在了一起,跑上忙下,终于促使天皇和 政府各部门通过了会战的议案。几十亿经费用到了战场上,华北、华中派遣军也几乎尽 数投入,可到头来,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如今,他对占领要地已没有太多的兴趣。他 关心的只是消灭中国军队,打垮中国政府的抵抗意志。这次徐州50个师的中国军队,尤 其是其中还有蒋介石的10个精锐师从刀板上飞了,他自然大失所望。 “陆军真是些饭桶,只会追求功名,成不了大气。谁指望他们谁倒霉。”近卫感叹 之余,一阵怨怒。他摇响了手中的铜铃,吩咐道:“收拾东西,今天就动身回官邸。” 东京,此刻已象座喷发着烈焰的火山,喧嚣沸腾,燃烧的空气融化了世间的一切。 皇军占领徐州要地的重大胜利已传遍东京,传遍岛国的各个角落。疯狂的人们拥上街头、 在欢劲舞,喊声震天。街道、广场、公园,人潮涌动,彩旗飘扬。满天花纸伴着震耳的 爆竹声到处飞扬。那年月,种族、国家的优越意识,已使大和民族陷入一种对战争的疯 狂崇尚之中。虽然日本万民为战争背上了沉重的负担。经济萧条、恐怖、暗杀、流产政 变又象瘟疫一样四处横行,使可怜的日本百姓在贫困动荡的苦海中游大挣扎。但铁板一 样的战争宣传和对天皇的顶礼膜拜,又使他们对天皇发动的这场疯狂战争投入了惊人的 热情。 一位正在东京的西方记者目睹此景,惊讶万分,他在发回国内的报道中写道:“呆 板、机械的日本人只知道服从,他们国家意识虽然极强,但从不会用他们自己的大脑去 思考。如果有一天,有一个疯子带领他们跳向大海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一个接一个 跳下去。这样的国家是最危险的,他们随时会在任何地方千出令人意料不到的疯狂事情。 美国绝不能对日本掉以轻心!” 3年后,如果美国总统罗斯福能听听这位记者的话,华盛顿在角大楼能把日本人看得 再高一些,那么珍珠港的惨剧也许就不会发生,美、英等西方国家也就不会在战争初期 的太平洋战场上一溃千里,败得甚至比中国人更惨。当然,这些后话只能是“假如”。 再说近卫从获洼别墅返回东京城区后,没顾得上回家,便径直向官邸——一座充满 西洋风格的白色建筑奔去。一路上,沸腾的人潮已影响交通,这令他十分厌烦。从心里 说,他对外面这些被愚弄了的芸芸众生不屑一顾。身处上层,他最能体会日本所面临的 矛盾和永无休止的争吵。他相信,官邸那宽大的办公桌上一定又堆满了文件,想起这些 他就头痛。 但真正令他头疼的还远不止这些。先是天皇宣他进宫,虽然表面上是征询他对下一 步中国事务的意见,但质问中他明显感受到天皇的责备之意。这也难怪,当初是他把政 府推入军方怀抱的,今天战场失意,他自然难咎其责。谁知天皇余音未落,参谋本部、 海军省、枢密院一些对华持消极态度的“温和派”也先后发难,指责他破坏了政府独立 的常规,对天皇施加战争影响,并激愤地要求他和他的内阁辞职。一向稳重的近卫一时 有些慌乱,他感到一场狂风暴雨正向他铺天盖地地袭来。 他两天没露面。坐在家中闭门静思。如果眼下是他自己主动提了辞呈的话,他会毫 不留恋地离开首相官邸。他不是那种见了权势就忘乎所以的名利小人,他为政就必须拿 出业绩。可如今不明不白地让人赶下台,断送了自己今后的政治前程,他无法忍受。自 幼就受到领袖般教育的近卫不会坐以待毙,他决心先躲过这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为 此,他必须走一步他不愿走的棋。 5月26日,在征得天皇的首肯后,他首先撤换了外相。与军部和政党关系十分密切的 前陆军将领宇垣一成代替了对华持强硬态度的广田宏毅出任外相。近卫行此一着,并非 他放弃了对华积极作战的设想。相反,蒋政权让他一再难堪,早使他憋足了劲,一定要 把蒋介石打垮不可。但对外,他必须有一个姿态,向政府、军部表明他积极解决中国事 务的诚意。同时,他还想为自己留条后路。这时的他,已认识到年初的声明也许欠些考 虑,但自己说出的话怎么能收呢?为此,他把希望放在新任外相宇垣的身上。 宇垣一成在军中起家,又涉足政坛多年,当然清楚外相的宝座并不象一般人想象的 那样舒适、安逸,又那么充满权势和影响力。几年来,日本对中国一再行使武力,在国 际上已日益孤立。更糟的是。日本军人独断专行,出尔反尔,很少照顾外务省脸面。常 常是外务人员前脚签字,军人转身就在背后动起手来,这使外交官处境尴尬不说,更使 日本外务省在国防上毫无信义。除此之外,军部内部又是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再加上 各政党、财阀到处作梗,外务人员更象是大家之中的小媳妇,处处受气。他本想一推了 事。可近卫却象是认准了他,三天两头上门说服。一些政党元老、亲朋部下也一再上门 鼓动,似乎天下告他其谁?一种天降大任于斯人的豪迈感和对权势的企盼最后终于使他 动了心。他接受了近卫的邀请,但同时提出四个条件:首先,他不想淌浑水,希望近卫 加强内阁团结,不能随意受军方和财间操纵;其次,他要权,要求实现外交一元化,阻 止外界插手外务省;第三,他要打开与中国蒋政权对话的通道;最后,争取日后适当的 时机恢复与中国国民政府的关系。 他的要求,多数都是近卫想做而无法做的,近卫正想就坡下驴,所以痛痛快快地答 应了他的要求。宇垣也不含糊,宣誓就职没几天,在接到中国方面张群的贺信后,立即 指示日本驻香港总领事中村丰一着手准备与中国方面的谈判。 外务省安排妥当后,近卫的目光又投向了引人注目的陆相杉山元大将。不管怎么说, 中国事变久不能决,战争的实际扩大者总要有些责任。换掉杉山,是平息风暴的最有效 办法。再说年前,杉山就中国战事随意夸口,早已成为天皇反感的大臣。搬倒他,天皇 心中自然高兴。 5月底,东京急电华北军,速调日本陆军最为现代化的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 将,回东京就任陆相。一月前还在台儿庄地区狼狈后撤的板垣,闻风后惊得目瞪口呆。 不仅仅是他,就是华北军上上下下,谁也没想到这个7年前还在中国东北策划“九·一八” 事变的小小参谋,竟能一跃成为日本陆军的首脑。 板垣吉星高照,喜跃龙门。事实上,天皇和东京的贵族们看中的是他那木偶似的个 性和外貌。板垣满面泛光,平头光溜溜的,极短。两撇浓浓的“八字”胡又黑又长,看 上去活脱脱地象只海豹。他的憨愚、木讷,成了这些贵族老爷们饭后茶余的笑料。天皇 曾笑着戏谑他道:“我还从没见过象你这么笨的人。”对此,板垣却不急不恼,毫无愧 色。 可板垣在中国战场上,却并不象他的外貌那般憨厚、愚笨。从“九·一八”到“七 ·七”事变,从中国东北到中原徐州,他的足迹踏遍了中国的千里沃野。他的第5师团, 从华北到山西,从山东到徐州,除了在台儿庄小受挫折外,几乎是锐不可当,所向披靡。 他踏着中国人的尸山血海,在中国大地上狂窜着。他成了日军中出了名的“中国通”。 他熟悉中国,熟悉中国人,了解中国军队。当天皇急于解决中国事务时,他终于显示出 了自身的价值。 板垣的赴任,使东京的政治风暴暂时平息了下来。
充满激流的东京政坛
进入6月,日本列岛区沐浴在初夏和春末交替的阳光之一中。樱花仍然象杂着血丝的 白雪一样,盛开在日本的各个角落,但它再难吐出令人躁动的气息,人们已感到春意正 姗姗离去。火热的夏天正匆匆来临。 中国战场此刻正处在大战之前的沉寂中。但这沉寂中,战争的气息却更为浓烈,更 让人紧张,更令人透不过气来。 徐州,一列列军火物资运进车站,一车车荷枪实弹的日军官兵被运到这里,一车车 伤病人员又被运向后方。刚刚结束徐州会战的日本华北、华中军主力,正休息整补,秣 马厉兵,准备迎接更大的战事。 武汉,蒋介石昼夜不停地主持着最高军事会议。一封封。电报、一个个电话,传向 四面八方。散布各地的国民党军,拨寨而起,昼夜兼程,赶往大别山麓、长江两岸—…’ 华北、华中敌占区,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抓住这有利的时机,迅猛发展。 星星点点的根据地,随着八路军、新四军的主动出击。正一片片地蔓延开来…… 东京。天皇裕仁、内阁政府却仍在徘徊犹豫。 徐州会战后,天皇裕仁曾接受了参谋本部的建议,以大本营的名义命令占领徐州的 日军不得越过开封、归德、永城、蒙城、正阳关、安庆一线。以往作战,得胜的日军似 乎对“乘胜追击”理解得最为透彻。如果不加约束,他们甚至会象脱了僵的野马,一直 跑到天边。所以每战得胜后,裕仁总忘不了给前线官兵划定战场控制线。 裕仁今天约束部队,并没什么特殊的原因。事实上,徐州日军向汉口方向转进,是 发起徐州会战之前就有的腹案。只是徐州一战,政治目的未能实现,还徒使战线扩大了 上千里,眼下军力已明显不足,内阁又刚刚改组,所以他还想再慎重地考虑考虑自己的 选择。 自中日战争爆发以来,一个矛盾一直在围绕着他。数年前,他曾亲自游历、考察了 几个欧洲强国。从那一天起,整肃日本军队、改进武器装备、提高军人素质,建设一支 现代化新军的念头深深地在他头脑中扎下了根。他常对身边的宠臣说:要实现先祖“八 hong一宇”的理想,就必须征服亚洲。要征服亚洲,就注定要与中国、美国、英、法等 大国交战。而资源匮乏的帝国,要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一支强大无比的军 队,唯此方能速战速决。可这么些年了,对外扩大的欲望时时在诱惑着他,使他一次又 一次纵容了海外派遣军的恣意妄为。战端的一再扩大,使他失却了一次次编练新军的时 机。为此,他既恨那些把他时间表拨前了的海外驻军,又恨自己不能控制欲望、控制自 己的中枢神经。他苦一恼、懊悔,可事后又一次次重蹈复辙。到头来,他的那支庞大的 现代化新军仍只是些虚无飘渺的梦想。 眼下,结束中国战事和整备军队的矛盾又在深深地困扰着他。他想取鱼,又舍不得 熊掌;想要熊掌,又丢不开鱼。这矛盾使他备受煎熬,彻夜难眠,就连他一向迷恋的到 海滨夏宫摆弄海洋生物的嗜好,此刻在他的眼里也失却了魅力。 连日来,他曾广泛征询如何解决中国这个令他棘手的问题,结果令他失望。无论内 阁、军部、还是朝野政党,没人能预测出武汉会战后,中国是否会彻底屈服。这时的他, 觉得自己象是被蒙上了双眼,立于悬崖边。这一步迈出去,等待他的不知是走向平地的 解脱,还是迈向永无回返的深渊。他决定不了这一步是该还,还是不该迈。 两天前,同在皇宫东一厅,两个完全相反的声音都打动了他的心,只可惜这两个声 音恰恰是矛盾的。先来晋渴的陆相板垣,看来已继承了前任杉山的衣钵,力主尽快向汉 口进攻。在裕仁眼里一向愚笨的板垣,今天却似乎突然精明了许多。话虽不多,却句句 打中他的心。日军在台儿庄的失败和中国方面对胜利的夸大宣传,已在国际社会引起阵 阵欢呼。前线日军挽回声誉的迫切心情裕仁很能理解。事实上,在板垣一番添油加醋的 描述下,裕但自己也觉得这口气咽不下去。而板垣所说的把蒋介石消灭或逐出武汉,抽 掉蒋介石维持信念的最后一根支柱,使中国蒋政权完全坍塌的构想更令裕仁冲动不已。 当时虽未表态,但从他投向板垣的目光中,却分明透出几丝赞许。 但随后而至的海相米内、外相宇垣,又把一个难解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 内阁和军部、军部内陆军省与海军及参谋本部的矛盾。裕仁过去就知道政府部门之间的 这些重重矛盾,但他想不到这矛盾竟如此错综复杂,剪不清,理还乱。他简直不敢相信, 如此混乱矛盾的决策层,怎么能领导一个资源贫乏的小国去征服一个疆域无边的大国。 矛盾的焦点似乎都集中到了陆军省,板垣一上任便卷进了这场纷争的漩涡。 6月初,宇垣已与武汉的国民党行政院长孔祥熙搭上了线。香港,日本总领事中村丰 一与中国方面谈判的准备工作已全面铺开。开局不错,宇垣苦瓜似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 笑一容。他更频繁地穿梭在首相官邸、军部和外务省之间,频频 与近卫、多田、木户等军政要员、财阀显贵接触,试图寻找来自各界的支持。表面 上看,他觉得事情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悲观。军方、政党、财阀大多数人对他笑脸常 开,倒也算尊重,这使他内心充满喜悦,信心大增。他甚至看到了一线解决中国事务的 希望之光。在外务省举行的记者报告会上,他未及细想便乐观地宣称:“日中战争不久 即可结束。如第三国有出面调停之举,日本准备接受。” 宇垣一副成竹在胸的姿态,向世界摇起了橄揽枝。当世界各国都在纷纷猜测他这番 话的政治背景时,板垣象是急着澄清什么似地冒了出来,也公开发表声明:“日本已准 备好长期作战。此时无论任何提议,日本均不接受。帝国皇军非把中国军队打得爬不起 来为止。” 一时间,世界各国舆论均转发了来自日本同一内阁的两种完全相反的声音。各国外 交家在报以嘲讽的一笑后,无不把宇垣看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外交骗子。武汉国民政府更 是没放过板垣的声明,通知在香港的谈判代表乔辅王暂时停止与日本的接触,直到日本 方面作出满意的解释为止。 宇垣闻讯,怒不可遏,回到外务省大骂板垣“混蛋”。他最恨有人在背后算计他, 对板垣这个在中国发迹的爆发户,他更不能容忍,当下便拜会了首相近卫,痛斥板垣不 顾内阁团结,不识大体,缺乏起码的为政常识,一定要板垣收回成命,否则他将辞去外 相。 近卫心里也正乱着。自从他涉足政坛,他就一直幻想着能把日本这个人口稠密的岛 国治理得象世外桃源一般。为政后,他一直追求着内阁的强大和谐,能有效地控制宣传 工具和日本万民。可入主官邸这么长时间了,官邸、军部一直乱哄哄的,别说干什么大 事,只要外界不笑话就不错了。眼下宇垣上台没几天,要是撒手不千,那还成何体统。 无奈,他只有息事宁人,并答应把此事奏报给天皇。
一事无成的外相宇垣
内阁与陆军省矛盾的公开化惊动了日本朝野。这天,文相木户幸一来到近卫家中。 木户家庭是日本上流社会的显贵,裕仁天皇就是在这个家庭中生活、接受教育的。 围绕裕仁长大的近卫自然也是木户家的常客。如今木户作为裕仁的宠臣,主管着日本的 宣传、文教,所以近卫对他自然敬重三分,也没什么要瞒这位天皇的“耳目”。 “听说宇垣找过你了,不知外相又给你出了什么难题?” “嗨,宇垣君也有难处,外务独立是我当初答应的。可今天,板垣让他丢了面子, 我也觉得陆军做的有些过份了。”与看上去有些僵硬的木户不同,近卫翘着二郎腿,神 色轻松地仰靠在沙发上。 “那么宇垣君能就此罢手吗?我总觉得再闲下去,内阁就太失体面了。” “我当然要阻止双方。宇垣我倒是说服了,他现在只有抓紧对中国的谈判,弥补损 失。我担心的倒是板垣。这个町沼来的憨头看来没见过什么世面,做事连想都不想。” 近卫叹口气,摇了摇头。 “市谷军部那帮家伙现在正闹着要转向汉口进攻。板垣进宫面见陛下,陛下似乎也 为其所动。看来宇垣君的和谈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外貌厚道的文相对宇垣不无担心。 近卫在地毯上走了两步,口气平静但却十分肯定地说:“字垣君太爱幻想了,我看 他的努力连一成的希望都没有。”望着惊讶不解的木户,他提醒道:“想想军部,一再 想想三井那些有钱的家伙,皇军从中国抽出身能那么容易吗?看来仗只能接着打下去了。” 近卫沮丧地长叹口气。他心里很清楚,在军部、财阀的压力下,政府提出的谈判条 件甚至比年初占领南京后提出的条件还要苛刻。当时,蒋介石被打得焦头烂额尚且没有 接受条件,今天自然更不会向日军低头,要蒋介石下台,就这一条就已经把所有通向中 国的大门堵死了。几个月的事态发展证明,蒋介石在中国的根基太牢了。除了共产党竟 无人能、也无人敢与他抗衡。神秘的中国毕竟不同于日本,蒋介石也不同于他近卫。蒋 介石要不想下台,国民党内谁也别想让他下。否则半年前,一切都早已解决了。 近卫在蒋介石面前栽了一回后,果然清醒了许多,把蒋介石琢磨的分毫不差。事后, 当蒋介石在珞珈山上看到香港转来的谈判条件,鼻孔里“哼”了一声,随手把报告扔在 了一旁。不几日,乔辅三代表中国方面正式通知中村总领事:鉴于日方谈判条件之苛刻, 绝无和平诚意之表示。中国政府认为继续谈判已无实际意义。因此,单方面宣布中止谈 判。 就这样,宇垣和平解决中日战争的梦想彻底破灭了。直至9月下台,忙忙碌碌的宇垣 对美、英、俄等国改善关系的努力,也由于来自皇城、军部、财阀、政党等多方面的阻 力,全部付诸东流。他作了几个月的摆设,几乎一事无成,灰溜溜地结束了这次外交使 命。但几个月的切身之感,却给他带来了一个留给日本后人的敬悟:日本一旦成为军人 的天下,则危矣!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但在当时,一向乐观的木户却绝没想到事态会如近卫所说的 那么严重。但近卫知道,东京的矛盾实际上比他说得要严重的多。而且他还知道,除他 外还有一个人也在静静观注着这矛盾,他,就是天皇。
日本陆、海军“窝里斗”
午睡醒来,裕仁呆呆地坐着,想着心事。上午海相米内晋见的一幕,在他的眼前晃 动着。这几天,他感到太疲劳了,人明显瘦了不少。武汉是战,是退,他尚未最后裁定, 内阁与军部门便发生了争吵,陆军与海军也为些枝节琐事闹得不可开交,东京城乌烟瘴 气。内阁和军部是他的左右手,是他实现大业的得力工具。可如今大事未决,这些人却 在家里斗成一团,这怎能成就大业?这时,他有些后悔,这么些年了,为什么对他们总 是放任自流,以致今天积重难返。 海军和陆军的矛盾由来已久。自日本退出华盛顿海军条约,日本海军便进入了无和 约时期。四面环海,使裕仁越来越重视海军的建设。他先后三次大笔追加拨款,发展海 军。这引起了陆军的妒意。随着一艘艘战舰的下海,一批批飞机的调入,规模日见庞大 的海军,野心膨胀得竟比海军自身的发展还要快出许多。他们再不愿甘居陆军之下,开 始在内阁、军部,在枢密院,在一切重要的部门施加自己的影响,与陆军分庭抗礼。矛 盾也由此发展开来。 1937年底,日军发起青岛登陆之战。大本营统帅部原计划陆、海军协同,联合登陆, 可争功心切的海军,未待陆军到来,便单独在石老人一带浅海登陆,占领了青岛。随后 赶来的陆军恼羞成怒,招呼也不打便向城区开进,结果双方刀兵相见,大动干戈。陆军 与海军间那种若隐若现的矛盾终于公开化了。 徐州会战,海军奉命在连云港登陆,陆军则从地上协助攻击。但陆军得知连云港方 向驻有中国正规军后,采取更损的一招,他们按兵不动,即使在拿下徐州后,也没向连 云港方向派一兵一卒,而是站在远处看海军的笑话。结果海军陆战队上陆后,迟迟见不 到陆军的影子,只能在没有重装备的情况下孤身苦战。事后虽然夺占了连云港,但海军 精贵的陆战队死伤惨重,吃尽了苦头。在东京,米内海相得知真相后,失了风度。竟对 陆相杉山元大骂不绝。 陆、海军之间的严重对立很快蔓延到日军的下层。几天前,东京近卫师团一群少壮 军官在市区“菊町”酒吧痛饮时,因不远处几名年轻的海军军官说“陆军在连云港贪生 怕死”,便冲上去大打出手。结果一名海军大尉在殴斗中当场丧命。消息传开,东京街 头议论纷纷。这时,天皇裕仁觉得,东京这种混乱的局面绝对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很快,裕位便召集内阁军部的文武要员,在皇宫召开了御前会议。按常规,御前会 议都是在“五相会议”上,就一些重大决策无法定夺时,才召开御前会议请天皇裁定。 但这次御前会议,却是裕仁反过来要求召开的。他感到,在日本对华全面开战的非常时 期,如果内阁和军部、军部内部之间这种矛盾纷纭的混乱局面不及早结束,不但整备部 队、南下太平洋的计划无法实现,就是对中国的战争,也无法维持下去。 但他忘了关键的一点,陆军与海军,一个梦想“北进”,一个计划“南下”,南辕 北辙,纵使他再想撮合也无法统一。而内阁,摇摆不定,毕竟只能替一家说话,成是两 者都反对,那么这种矛盾怎么解决?事实上,直到1945年美军在日本本土登陆、日本战 败为止,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一直象驱不散的阴云,紧紧笼罩着散发着硝烟气息的东京。
皇宫议政厅,决定未来命运的御前会议
6月10日,皇宫东一厅,大本营脚前会议正紧张地进行着。一种进射着火星的气息从 一开始就紧紧地笼罩着会场。赴会的文武大臣都清楚,今天的会议将决定今后在中国的 命运。转攻武汉,如能彻底扦垮中国现政权,日本就将成为中国的主人。百万日军也能 从巾因朝嗯M隆附w*,D》_oh果仍不能打垮中国。瓦解国共联合阵线,就是占领了武汉, 日本也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中国陷入漫漫无期的长久消耗战中,那么到头来失败的还 将是日本。 这抉择太难了。一种“望尽天涯路”的困惑、苦痛感充斥在每个人心头。如果单说 军事上夺取武汉,那问题就简单了,别说军部那些手握重兵的将军们,就是对战争一窍 不通的内阁文人,也自认有九成以上的把握。但要使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大国完全屈服, 谁也没有这个把握。 6月,姗姗来迟的暑气已降临日本列岛。火辣辣的日头也没放过裕仁这位“天照大神” 的后人,皇宫内同样暑气逼人。这可苦了军部这些一身戎装、腰板笔挺的将军们,细密 的汗珠从板垣宽大的额头上滑落下来,痒痒的。他却没有去动,看来老迈的参谋总长闲 院宫也不舒服,花白的眉头紧皱着。 会场静静的,沉闷得有些令人紧张。板垣那又不大的小、眼喷着火,坚盯着桌对面 的外相宇垣本来,他是带着一颗激动而轻松的心步入皇宫的。 徐州会战后,日军前线官兵急于洗雪台儿庄大败之辱,疯狂鼓吹要在武汉与中国军 队决一死战。他们一面频频电催东京,一面加紧对部队的整补,更有一些性急的部队, 不顾东京命令,以追歼中国军队为名,擅自越过控制线。这部被裕仁放在海外的战争机 器,疯狂得象脱了僵的野马,难以驾驭。刚刚离开中国战场的板垣,对这一点当然感触 极深。他自然不想、也不会背叛昔日那些上司、同僚的意愿。 但令他惊奇的是,到东京仅仅几天他就发现前线部队对东京的影响比他想象的要强 得多。他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很快使参谋本部、海军省、甚至内阁的部分大臣站在了他 的一边。虽然外相和一些文官也在四处活动,试图阻止战火燃向武汉。但在这场较量中, “主战派”轻松地占了上风。东京城内外,“主战派”显然已左右了局势。人们的目光, 此刻早已越过茫茫大海,瞄向中国的武汉、广州。 正是带着十足的自信走入会场的板垣,不相信天皇会违背众多要员的意见。 但他忘记了外相的能言善辩。开始发言后,宇垣紧紧抓住军部无结束中国战争的根 据这一要害,竟使本来应该是一边倒的会议陷入了僵势。 众人的目光渐渐地转向天皇。以往每每遇到此景。都得天皇最后圣裁。但今天裕仁 却象是并不急于摆脱暑热的困扰,只是摆摆手,下令休会。 当晚,会议再次进行时,情势出现了变化。参谋总长闲院宫,向军令部长报以会心 的一瞥后,缓缓地开了口:“陛下,当今内外形势,已促成帝国非转攻武汉而无路可走。 我们对蒋政权一等再等,但蒋君不思悔过,不顾生灵涂炭,仍叫嚣抗日不已。政治解决, 目前看来前景黯谈。而对此行将崩溃的独裁政府,消灭其战力,尤如釜底抽薪,战争则 有望结束。请陛下圣断。” 宇垣见状正待开口,参谋次长多田站起身开了口:“陛下,近来各方面情报显示, 蒋介石在汉口仍叫嚣抗日。更甚者,他们与共产党勾结在一起,煽动民族情绪,掀起了 一场‘保卫大武汉’的运动。此人既在帝国留过学,却不能理解帝国真意,实在可恶。 除军事打击外再无良策。从政略上看,夺取汉口,蒋政权只能遁入西南。失去中原的蒋 政权,充其量只能是一地方政权,无论名义上还是实质上。如果结束汉口之战后再征服 广州,对中国的海上封锁将使他完全失去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我想被紧紧卡住脖子的蒋 介石除最后屈服外,不会再有什么选择。” 说着,他抬眼望了望凝神静思的天皇,略一沉思,又补充道:“再说,中国空军是 支优秀的飞行队,他们曾给帝国带来过不小的麻烦。为确保本上,消灭中国空军在华中 的飞行基地,也有转攻汉口的必要。” 多田说的麻烦,是指中国空军远征日本本上的壮举。5月19日,日军占领了徐州。但 就在这一天夜里,中国空军徐焕升大队长率两架美制“马丁”战机,使日本本土受到了 百多年第一次外部世界的停袭。虽然落在东京、长崎等大中城市的“炸弹”并未爆响, 但这些花花绿绿的传单却显示出一个民族和另一个民族文明与野蛮的对比。它震惊了日 本朝野,在日本社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比较之下,世界舆论对这种文明之举大加称道。 这使本来就深感丢脸的天皇裕仁更受到刺激,震怒中,他严令军部追查责任,重罚了失 职的军官。并发誓要加倍报复中国,尤其中国空军。 多田此刻重提旧事,专点裕仁痛处,显然是为了加大份量。 裕仁看来被打动了,他点点头,却仍未开口。这时宇垣却坐不住了。 “陛下,军事上攻取汉口虽然可能,但能否结束战争仍是未定之数。眼下,和谈既 开,再行大规模战争,则显出政府外交上的相互矛盾。近来,英、美外交态度日渐冷落。 外务省正竭力调整。种种迹向表明,战事如再扩大,西方国家有可能进行报复。那时, 帝国战争物资的来源问题就令人忧虑了。臣认为,汉口之举应从长计议。” 守垣说完,把目光转向了首相近卫。可近卫却象是没看见他的目光,别过脸去。聪 明的近卫已看出了会议的最终走向,他不愿再为宇垣而与军部结下更深的矛盾。 怒气冲冲的陆相板垣,带着股刚从中国战场返回的腾腾杀气开了口:“宇垣君,美 国国务卿赫尔不是几天前才说过,对日中两国购买军火不加限制吗?身为外相,如果不 为帝国的利益着想,腰杆软弱,将有负帝国的使命。” 占了上风的板垣,口气咄咄逼人,完全一副教训人的口吻,这令宇垣又气又惊。他 象个受了气的孩子一般,把目光转向了天皇。可裕仁仍然沉思不语,象是没看到这一切。 宇垣的心凉了。接下来发言的军令部长、海相、枢密院议长,不知怎么,都站在了军部 一边。仿佛一夜之间都变了脸,成了推销战争的政治贩子。他两耳“嗡嗡”响着,双方 的话全然没有进入他的脑中,他觉得心在往下沉。这么些天来,他东奔西跑,费尽唇舌, 一切的努力却眨眼间化作泡影。望着眼前这些昨天还跟他称君道友的军阀政客,他有种 被愚弄的感觉。 不知何时,人们话已说完,目光又集中在了天皇身上。他走下御座,迈了两步,又 回转身静静地问道:“多田次官,如果广州方面的作战与汉口同时进行,兵力、运输能 力能否保证充实?” 多田骏一激灵,直挺挺地站起身来回复进:“汉口外围地形复杂,多江河、湖沼, 机械化部队行动受限,对兵力要求更高。但若两地同时发起攻击,影响更大的还是海军 运输舰艇。第三舰队必须在长江上配合陆军进攻,无法抽身。其他舰队远调,似乎也有 困难。所以同时用兵,难度很大。” 天皇听罢,没再吭声。他慢慢转过头,向身旁的侍从武官做了个手势。武官长会意, 转向众人:“陛下宣布会议到此,诸君请回。” 众人鞠躬致意,静静地向外走去。
闲院宫载仁亲王说。战争就是冒险、赌博,中国值得一赌
入夜,神秘幽静的皇宫里,暑气渐渐散去,一场决定日本在中国战场命运的御前会 议结束了。若干年后,中、日历史学家在评价这段历史时,都感到:如果日军没有发起 日后的武汉会战,如果当时的日本政府能退一步,在对蒋介石的和谈中作些让步,那么 日本银可能从中国抽出身来。日军也不会在中国陷入漫长的苦战而无法自拔,那么日后 太平洋战争的历史自然也就得换个写法。对此,美国总统罗斯福要远比日本人清醒得多。 几年后,他说:想想看,如果把中国战场的上百万日本人放出来,那将是一场什么灾难。 但裕仁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3年后,在这一点上都没法与只能坐在 轮椅上谋天下大事的美利坚总统相提并论。这一点,也充分暴露出他性格上的缺陷,优 柔寡断。 回到御所,裕仁脱下军装,换上宽大的和服,迈着疲惫的步子向良子的后宫走去。 皇后良子接到了通报,早已带着侍女在屋外长廊上迎候。裕仁与良子结婚十多年了, 一向情深意笃。皇后年轻貌美、温柔如水又善解人意。平日里,宫内家事都是良子作主。 但对国务公事,她却从不过问。两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每当心情烦乱时,裕仁总能 在后宫找回安宁和舒心。为此,他对皇族中级别最低的久迩宫邦彦王的这个长女更是恩 爱日深,情意愈浓。 后宫卧榻上,良子的轻风细语、娇揉爱抚,像一股股清洌的甘泉,荡去裕仁心中的 忧愁和躁乱。他觉得自己象是陷进了一片美丽的泥沼,一时忘却了战火弥漫的中国,忘 却了矛盾纷争的日本,忘却了世间的一切…… 午夜,裕仁从后宫阻来,向自己的寝宫走去。裕仁从不在后宫过夜。他睡觉极轻, 有时良子梦中呓语和轻轻的翻身,都会把他惊醒,一夜再难安睡。无奈,天皇每次只能 到后宫与皇后耳鬓厮磨、共渡春光后,再返回自己的寝宫。但今天回到寝宫,他却无丝 毫睡意。虽然他内心已接受了进攻汉口的设想,但他却高兴不起来,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他的脑中又闪现出内阁兴亚院的一份奏章。 兴亚院是首相近卫为解决中国事务而专门设立的智囊机构,徐州会战后,该机构昼 夜运转,起草了解决中国问题纲要。它虽然主张以武力击溃中国政府,但它显然并不象 军部的激进分子那么意气用事。奏章中警告说:进攻汉口应当慎重。因为中国进行的是 一种殖民地的解放战争。全国上下同仇敌忾。而日本却缺乏足以唤起国民同仇敌忾的力 量。而且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日本在(中国)大陆作战,越是深入内地, 其补给线越长,陷入敌人所提倡的游击战消耗战术的危险性越大。 而他最怕的就是这个。他身为日本大本营三军最高统帅,他最清楚,日本只能速决, 绝不能久战。望着墙上硕大的“雄鸡”形中国地图,他仿佛感觉到它胸膛内那股排山倒 海般奔涌的热血和沸腾的岩浆,这更让他忧虑重重、举棋难定,直到天亮,他也没能合 上眼。 上午,天皇不顾一夜未眠的困顿,召来了他的叔辈、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和藏 相池田成彬,他还想最后听听别人的意见。 “军部有把握在汉口进攻后彻底解决中国吗?”天皇直截了当地把皮球踢给了参谋 总长。 闲院宫已猜到了天皇内心的忧虑,他觉得裕仁缺乏捅破这最后一层纸的勇气。看来 他不把这层纸捅破,他这个遇事多虑的皇侄是不会定下这最后决心的。想了想,他索性 直截了当地说道:“陛下,战争发展到今天,除了打下去已没有退路了。近百万中国士 兵死在皇军手里,这时想让蒋政权回首言和,到头来只怕落空。而且反会向中国人露出 底牌,认为帝国的腰杆变软了。再说,台儿庄一战陆军受挫,徐州又使中国军主力逃脱, 现在从中国战场到东京军部,各级官位都憋足了劲儿,一定要洗刷前耻。这时退缩,有 可能在军方引起混乱,局面不是控制……” “照你这么说,我们在中国就必须打下去了,无论这仗是能打还是不能打?”裕打 断了闲院宫的话,口气中露出一丝不悦。 “现在看来是的。如今上上下下都认为击溃中国军队是解决中国事变的根本方针。 而且在徐州,战端已经扩大,并有了攻占汉口的计划。坚决打下去,结果可能会好些。 有时走过的路是无法再回头的。” 见裕仁仍然眉头紧皱,闲院宫总长决定重锤敲响鼓,他说道:“陛下,您是忧虑攻 占汉口后仍不能结束战事吧?!的确,攻占汉口,战线扩大上千里,帝国投入了极限兵 力。有完全陷入中国战场的危险。”说着,话锋突然一转,“可战争本来就是冒险,是 一场赌博。既赌实力,又赌运气。中国值得一赌。” 裕仁被深深打动了,他实在抵御不了有二十多个国土面积大小的中国对他的诱惑。 他转向藏相池田成彬,想听听新上任的财阀的意见。 “陛下,此战非帝国本意,可形势不待我。由于德国的日益强大,欧洲已失去和平 的保护伞。(昭和)研究会认为:世界大战早则40年,迟则45年必定爆发。帝国要在新 形势下谋得优势,大战爆发前必须完成军备整训。中国战争的结束宜早不宜晚。此次如 能攻占汉口、广州,不但在政治上给中国政府以致命打击,还能夺取湖南、湖北粮仓, 实现对中国的海上封锁。种种压力,蒋政权无法承受,只能屈服;即使他死。不悔悟, 失去中原的蒋政权充其量只算中国众多势力中的一股,再难撑住中国。这时帝国出面寻 找愿与帝国合作的新政权岂不易如反掌。” 池田虽然新官上任,但此前显然已把日本的内外形势琢磨了个透。一番话条理清晰, 不但令闲院宫折服,也说得格但连连点头。 送走两人,裕仁天皇缓步走下御座,背手沉思。他愣愣地望着墙上那幅生动的“雄 鸡”,一阵激动、渴望、愤恨,连他自己也说不清的复杂感觉涌上心头。突然,他咬紧 牙关,挥起拳头,重重地向“雄鸡”的腹部砸去。 伊势神舍,天皇祈求先祖护佑 武汉城中,蒋介石信誓旦旦要
运用一切军力,扭转战局
就在裕仁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反反复复地琢磨着进攻汉口的未来景象时,陆、海 军省和参谋本部的少壮军官们却早已在一片欢呼声中,紧张地忙碌开来。他们从不相信 进攻汉口还会有什么变故。一份份军情报告、兵力统计,一份份协同方案、物资调配单, 雪片般飞向作战室。走廊里匆匆而过的军官们,兴高彩烈地互相问候,说着祝福日军汉 口再胜一类的吉祥话。战争,使他们一夜间成了民族的精英、万民心中的英雄。构筑在 无数中国人和日本士兵血肉之上的这种虚荣已使他们丧失了理智,抛弃了人伦道德。他 们心中的念头只有一个,那就是战争——胜利。没有命令,没有指示,但疯狂的信念。 已使他们象一架架不知疲倦的机器,隆隆运转着。 一些嗅觉灵敏的记者,不知从哪里搞到了御前会议的消息。虽然这已不是什么秘密, 4月份发起会战时便有了攻占汉口、广州的计划。但今天,天皇的最后圣断,无疑已拉开 了这场大战的序幕。新闻媒介的报道、渲染,更使东京对战争的狂热不断升温。从内阁、 政党到民间社会,汉口一夜间又成了日本人口中最频繁出现的一个地名。亿万大和后人 都在询问、了解着汉口,憧憬着军事上更大的胜利。悲哀,只知进、不知退的被欺骗的 日本万民。 e月卫2日,日本天皇指令陆军省,向中国战场发布命令。进攻汉口,于秋季到来时 结束战事。忧虑尚存的裕仁既为他的运输舰船困扰,更怕兵力分散,遂决定对广州的进 攻推迟到拿下汉口后再进行。 6月18日,日军大本营颁下大陆命第119号,命令发起汉口战役,于秋初攻占汉口。 其中,命华中派遣军司令官于长江及淮河正面逐步向前方占据前进阵地,准备以后之作 战;华北方面军继续扫荡占领区,并准备部分参战,把中国军牵制在北方。 当日,参谋总长根据大陆命,也下达了大陆指第161号,就战役战术对前线作了指示。 当电波正越过日本海峡,飞向中国大陆时,华中派遣军先锋波田支队已打入安庆城, 武汉会战,在东京命令尚未到达的情况下,已拉开了战幕。 东京,天皇眼见大命已发出,松了口气。他感到,这一阵太累了,急需轻松一下, 调养调养,再说暑气也越来越令他难熬。他打算到海滨夏宫去。那儿真正有清新的空气、 凉爽的海风,还有他那艘心爱的海洋考察船,在那里摆弄着海洋里的小生物,等待着前 线的肚利喜讯,真是再惬意不过了。 行前,在一应待从的陪伴下,他又走向一片充满大和民族风格神秘的木制庙宇—— 伊势神宫。 神宫殿上,香雾袅袅,静寂而神秘。裕仁双膝跪地,两手合十,虔诚地祈求先祖神 灵的护佑。空无一人的大殿里,只有精美的石牌位听到了他那颗疯狂野心的急切呼盼: 消灭中国军队,打垮蒋政权,彻底征服中国! 浓烈的战争烟云飘出大殿、飘出日本,向着几千里外的武汉飘去。 中因战场。随着军令的到来,日本华中、华北两军几十万官兵一片欢呼。一片片黄 潮跪倒在地,遥望东天。“天皇万岁!”“征服中国”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群山震荡、江河呻吟。 6月5日,国民政府最高军事会议在武汉召开。会上,军事委员长蒋介石声色俱厉地 命令道:中国政府决定以陆、海、空三军共123个师、一百余万人在武汉外围与日寇决战, 彻底扭转中国战场战局。 两声巨吼在中国天空撞击,迸出万道火花,化作一声惊雷。惊动了中国、惊动了日 本、惊动了世界。人们屏声敛气。注视着这场决定东方两个民族命运的空前大战。6月的 中国大地春意尚未散尽,浓浓的火药味却四处弥漫开来。引得遍体创伤、衰疲不堪的中 国重新躁动起来。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