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做编辑时,收到军旅作家刘大为和著名编剧王朝柱创作的电影剧本《小白龙》,我审稿时觉得很棒,就发表在《唐山文艺》上。从此我认识了小白龙,原来他就是八路军挺进军第十团长白乙化。十团的主力就是垦荒队加冀东暴动时转移到平西接受训练的昌滦乐籍战士。十团在白乙化的指挥下,在平北与日军打游击战,战功卓绝,传奇频仍,白乙化的名字广为流传,人民送绰号小白龙。
白乙化,1911年生于辽宁辽阳。7岁能诗善画,青年时入东北军的讲武堂。1929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发誓“杀敌在今朝”,曾组建3000人的义勇军,与日军激战在辽西热北。参加了1935年的12?9运动,并带领东北学生到黄河套垦荒。七?七事变后,变垦荒队为抗日先锋队,与王震率领的八路军会师,编入八路军挺进军萧克指挥下的第十团,任团长。1939年卢沟桥事变两周年时,白乙化带领十团奇袭被日军占领的卢沟桥。并掩护中外记者拍摄战斗场面、缴获、俘虏等图片。不久记者们就用图片、文字报导了卢沟桥畔战地一幕。八路军奇袭卢沟桥战斗立即传遍全世界。
日本侵略军在世界面前出了丑,抽调重兵扫荡。白乙化带十团转移到外线作战,缴获日军一辆卡车,十团战士驾驶卡车,高扬红旗,鸣枪冲过卢沟桥,纪念全面抗战两周年。
作家刘大为如此形象地描写白乙化:“身躯高大健壮,卷曲的长髯飘在双鬓,举止潇洒。”“他是军事家、政治家。还是诗人、画家、演员、演说家、书法家、足球健将。”我见过白乙化的照片:头戴大沿巴拿马草帽,一脸的络腮胡,白衬衫紧锁在瘦长的筒裤里,仿佛美国的西部牛仔。更令人刮目的是十团连以上干部都是大学生,是一支高素质的抗战部队。
十团跳出敌人的合围,出房山,越百花山,击幽州,登妙峰山,强攻门头沟。打下日军飞机,夺回粮食及军用物资。一年来对日作战数十次,给敌以沉重打击。1941年2月4日,白乙化在指挥鹿皮关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