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审判盖棺论,根性不良恨至今。1
自贱自轻阿Q相,既凶且险武夫魂。2
躬逢忌日参牌位,又立绞囚碑墓群。
二丑跳梁抒雅兴:英雄无罪我情深。
南京惨案撼中外,战犯头颅惜万金。
奴役掠夺十恶全,甚嚣尘上颂功臣。
血腥祸首千夫指,后世子孙别样亲。
崇仰屠伯投五体,个中妙理愿传闻。
歇斯底里似当年,酣梦依依如聚蚊。
两面三刀雕虫技,恶行务去恶人存。
先人丑陋不回护,敝帚经年却自珍。3
睫在目前长不见,道非身外钝于行。
苦心孤诣搽脂粉,污迹横流面目憎。
伪史装祯何所图?招摇过市自沉沦。
化生手段杀人狠,军事法庭未指陈。
如此瑕疵谁质对?肠肥脑满不吱声。
超级恶棍若开释,江汉亦应西北倾。
侵略有功功何在?苍天有眼看分明。
巧舌如簧乏善意,桃李无语溢清芬。4
尊德重道强而义,愚不可及头戴盆。5
经济阳光财富长,政坛权重侏儒人。
军国主义征炮灰,明治昭和兴战尘。
神社殃民无所极,赴汤蹈火任驱奔。
共生共荣血开道,创巨痛深危近邻。
积弱积贫国事艰,穷形尽相祸临门。
万劫不复山河痛,东壁弹冠狼子心。
华夏冤魂哀动地,台澎屈辱五十春。6
秋风冷雨荒灯灭,遗恨千年化碧痕。
白骨满坑天下哭,铁蹄带血践孤坟。
松花江畔悲风起,晓月卢沟浩气存。
嘹亮歌声添义勇,红旗一展蔽晴阴。
野牛火阵现惊恐,芦苇扬花水无垠。
平地山川书伟业,兵民出手报佳音。
军国主义法西斯,罪不容诛一兽群。
日暮途穷犹恋战,神兵下地扫残云。
多行不义求因果,留与史家道古今。
正义之剑劈厉鬼,春风化雨洒乾坤。
随波飘去杳踪迹,万念成灰了此身。7
富贵不仁为怨府,向隅而泣对晨昏。
百年好梦未圆了,夜寐夙兴肠俱焚。
甲子一回东逝水,从天俯视尽氤氲。
前车之覆引为鉴,苦海如渊当会神。
祈祷和平无厚非,包装罪恶不成文。
机关用尽自掘墓,推己及人方近仁。
亦步亦趋美利坚,树敌故里费猜吟。
气求声应且乘势,他日偷袭存伪真。8
骄固如痴难理喻,当仁不让四方钦。
人生好丑任挥斥,鸿毛泰山泾渭分。9
当今政要欲何往?凶煞弃绝趋北辰。10
病入膏肓何以除?军国主义系前因。11
反思二战言且信,善待周邻远鬼神。
天地人和春荡漾,生灵涂炭日昏沉。
艰危局促和衷济,朝野遗贤同蒂根。
力挽狂澜于既倒,说着愿景定说君。
素梅怒放文章秀,绿叶扶疏意味长。12
一介女侠儒雅娴,几条鹰犬竟张皇。
大非大是沉渊底,公理强权且抑扬。
往事烟歇尤愤切,盗贼无道灭天良。
同根同脉共忧患,大海惊涛随雨狂。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痛恶乃强梁。13
和平发展启先例,艰苦卓绝国运昌。
万里长征留史册,中华千载报吉祥。
2005.5.上旬初稿,6.下旬定稿。
注释:
1、1946—1948.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了25名日本甲级战犯,其中七人处以绞刑。史称“东京审判”。日政要诋毁“东京审判”是“黑暗的审判”,称甲级战犯“在日本已不是罪人”、“日本人有感情”云云。
2、阿Q,鲁迅先生创造的不朽的文学典型。“阿Q相”的基本特征是:自轻自贱、自欺自慰、妄自尊大、胆小卑怯、高本能浅思维等。
3、德国政府通令,必须详述纳粹史,忘记纳粹史是犯罪;政府还兴建了“纳粹暴行”博物馆,并提出“反思二战无终点”。
4、《老子》八十一章有言:“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巧舌如簧”二句用其意。
5、“头戴盆”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戴盆何以望天?”
6、1895.日本侵占台湾和澎湖列岛,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归还中国。
7、1948.12.22.黎明,七绞刑犯被执行并焚化成灰、抛向大海,使之无迹可寻。
8、“气求声应”语出《周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又,1941.12.7.(星期日)凌晨,日未经宣战,突然攻击珍珠港,美舰队损失惨重,被迫于次日对日宣战。“他日偷袭”句与此相关。
9、“鸿毛泰山”语出《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0、旧时星命家言,星有吉凶之分。这里,凶星借喻军国主义和强权政治;北辰即北极星,借喻和平民主的时代潮流。孔子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11、19世纪末期,日本军国主义抬头,二战期间,更肆意践踏人类良知,是受害国人民和日本人民痛苦的根源。
12、2005.6.中旬,台民意代表高金素梅率原住民少数民族团队第七次赴日索还祖灵,并抗议日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义正辞严,让人感动。
13、“天若有情天亦老”语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作者的话:
日本军国主义的逻辑即强盗逻辑,辩护军国主义即辩护法西斯;任其泛滥、横流,无异于让黑暗的历史重演。我们要明白,日本人民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日本的希望;我们也要清醒,对于日本军国主义,不存在刺激与否的问题,刺激是那样,不刺激也是那样,因为它们是吃人的野兽。在野兽面前,不可以表示丝毫的怯懦,也不可不认真地加以对待。
基于此,作者查阅史料,潜心傅会、直至结篇,历时近年,甘苦铭心。
愿读者朋友,静下心来,慢慢读,想啊!
有意转载全文者,请保留作者的署名权。高手愿义务英译本作品者,作者将提供合作。
电子邮件: shenyijia@sohu.com
edmoun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