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公里

  “重走滇缅路,激扬爱国情”自驾车大型公益活动,今天从滇缅公路“0”公里处出发了。

  上午,在滇缅公路“0”公里处,彩旗飘扬,被装饰得五颜六色的各式轿车,陆续驶进会场,并肩整齐地停放在停车场。参加“重走滇缅路,激扬爱国情”自驾车大型公益活动的志愿者,身着统一的越野服装,个个精神饱满,脸上充满了因激动而流露出的难以抑制的笑容,不时地和前来送行的亲友、同事以及相识的志愿者同行在兴奋地谈论着;前来送行的志愿者的亲友、同事,也以羡慕的眼光,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共同分享即将踏上“重走滇缅路”志愿者的喜悦。有的志愿者和前来送行的亲友在发车仪式的巨大宣传画前不停地摄影,让此时的喜悦永远留住;有的志愿者在来往的人群中不停地搜索,当见到熟人或者老朋友、老同学、老同事时,就会凑上去,热情地握着手,亲切地寒暄几句;有的还会给对方来上重重的一拳,“哈哈!高兴吧!我知道你会来的。我在报纸上已经看到你的名字啦”……欢声、笑语、来往车辆的喇叭声交织在一起,照相机的闪光灯在不停地在闪烁。春城初秋明媚的阳光,给发车仪式会场披上了一层亮丽的金色纱巾,到处充满着节日的欢快气氛。

  随着指挥长下达“集合”的口令,志愿者们迅速地排好队伍,新闻记者顿时忙碌开来,“长枪”、“短炮”,形形色色的照相机、摄象机一字形地在队伍面前摆开,志愿者们也随之兴奋起来,纷纷伸出“V”字形手掌,不停地摆动,同时不停地发出各种欢呼声,会场的气氛不断地升温,逐渐走向高潮。

  经过短暂的讲话仪式,首长们终于剪彩发车了。此时,欢呼声、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音调高低不一的各种喇叭声顿时交织在一起,奏出了一曲胜利出征的交响乐。车辆依次缓缓驶出会场,从滇缅公路“0”公里开始,浩荡的车队,载着六十名志愿者,怀揣着六十个先辈留下故事,沿着先辈们开辟的滇缅公路,去探索,去寻找,去发现。

  让回忆告诉我们过去,让现实展现我们的未来。
  
古道  机场

  车队驶出碧鸡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双向、六车道的平坦如砥的的高速公路,犹如一条向前延伸的玉带,贯穿于盘亘交错的山岭之间。浩荡的车队轻松、欢快地在这条大道上飞驰。在离高速公路不远的地方,时隐时现总能看到一条路面情况不太好的旧公路,有的路段是陈旧的柏油路面,有的路段是沙石路面,也有的路段是弹石路,因为看上去很象“玉米”,所以也称之为“包谷路”。路上有几辆汽车、手扶拖拉机摇摇晃晃地在上面满跚地爬行着。它时而与高速公路平行,时而又远离高速公路,时而又绕过山?而不见其踪,时而又从对面的山腰迎面扑将过来。在山坡上成“之”字形,来回地在山间迂回盘旋。

  呵!这就是“老”滇缅公路,抗战的运输大通道,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记得在三十六年前,为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的号召,昆明市各中小学校的学生,纷纷告别父母,告别亲友,相互结伴而行。他们的口号是“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他们拥挤地乘座在陈旧的客车或是解放牌的大货车中,沿着滇缅公路,一路颠簸,经过漫长的五、六天的行程,才到达“接受再教育”的目的地,也就是滇西地区的保山、腾冲、龙陵、潞西、盈江等地的农村去插队落户,去当一个名副其实的有知识的新一代的农民。

  六十多年前,中国远征军也是沿着这条几十万劳工用鲜血和生命筑成的“血线”,开赴到滇西抗日的前线;源源不断的运输援华抗战物资的车辆,也是沿着这条“血线”,从滇西进入到中国抗日的后方。

  遐想中,车队已驶过了楚雄,车队从沙桥驶下高速公路,行进在坎坷不平的乡间公路上,我们终于走上了老滇缅公路。

  祥云机场,是当年驼峰飞行的重要基地。随行的几个八十多岁的老兵顿时激动起来:“当年我们投笔从戎,从昆明乘车到这,就是从这里乘飞机去印度。”虽然机场已经废弃,周围的农民在这里晒粮打谷,但是昔日机场的跑道还清晰可见。一个电视摄制组正在利用机场作为外景场地,拍摄一部名为“逐日英雄”的反映滇西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电视剧。模型飞机、“国军”、“日本鬼子”、剧组工作人员聚集在一起,正在听从导演的调遣,志愿者们也兴奋地迎上去,和模型飞机、“国军”、“日本鬼子”留影。祥云县的工作人员在一旁认真地大声地为志愿者们讲述着祥云机场的历史。

  云南驿博物馆里有许多大石碾子,这些用于修筑机场的最原始的压实地面的“机械”,虽然经历了60多年的风雨,他们依然憨实地被保留了下来,作为滇西抗战的历史见证。

  走上滇缅公路中仅存的一段“包谷路”,站在滇缅公路纪念牌前留个影,志愿者们争先恐后,闪光灯不停的闪烁。记住历史,留住历史,决不忘记历史。

  穿过《云南驿》的牌坊,走上一条用青石板铺就的道路,就是被称之为“茶马古道”,也就是古代西南的“丝绸之路”。应该说,也许这就是最早的滇缅路。

  汽车又驶上了平坦宽敞的楚大公路,傍晚时分,车队到达了下关(如今称之为大理市)。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从昆明抵达下关。如今的滇缅路,不仅缩短了时间,也把空间缩短了。想当年下乡插队时,汽车沿着老滇缅公路,朝起晚宿,一路尘土飞扬,左右摇摆,上下颠簸,不仅要用二天的时间,而且,汽车还要气喘吁吁地爬上红岩坡、天子庙坡;下坡时,喇叭声不断,吱吱的刹车声尖利地响个不停,司机们要时时担心水箱里的水是不是用完了?千万不能刹车失灵!幸好,沿途都设有加水站,随时可以为司机们排忧解难。更重要的是时刻要注意前方驶过来的车辆,特别是行驶在依山盘旋的山路上时,不论是上坡还是下坡,时刻警惕着对面是否有来车,否则“狭路相逢”,轻则就会造成交通拥堵,重则后果不堪设想。乘车的人时而看到左边是悬崖峭壁,下面是万丈深渊,右边却紧挨着峭陡的山坡,上面树木林立;时而又感到万丈深渊已经变换到了右边,而在左边只要伸手就可以去摘取山坡上的野花;行车中的“生死时速”,真令人“惊心动魄”;与今天的高速路相比,显然是“换了人间”。
  
“桥”和“山”

  清晨,车队离开下关,驶上了大保公路。

  记得两年前到滇西,沿着老滇缅公路行驶中,一路看到正在修筑的大保公路,心里一直在想,迟早有一天,一定要要沿着大保公路走一回。想不到这一天竟然是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重走滇缅路,激扬爱国情”的大型公益活动中得以实现,确实是太有纪念意义了。“变化太大了!变化太大了!”这句话不停地在心里念道。

  车队在大保公路上奔驰,整齐的队伍象一条舞动的长龙,这条长龙恐怕有三、四千米长,对讲机里不时地传送出指挥长要求保持车队队形的命令;偶尔也会传出不知是哪位志愿者操着浓厚、地道的乡村土语,调皮、风趣地来上一段“开心辞典”,引得志愿者们欢笑不语。

  很快,车队就与永平、保山擦肩而过。驶出保山坝子,离开大保公路,就真正走上了中华民族筑成的“血线”。沿着蜿蜒的山路,车队成“之”形驶向山顶。眼前豁然一亮,远处的山峰连绵起伏,茂密的山林依稀可见,阳光透过一层薄薄的、淡淡的云雾,笼罩着崇山峻岭。山岭间一条大峡谷,把群山分成东、西两部分,俯瞰峡谷,咆哮汹涌的怒江由北向南奔腾而去。当年,日本侵略者就是在这里被阻截在怒江西岸,与东岸的中国抗日军队相持二年多的时间,始终未能越过怒江。

  到达峡谷底,车队沿着怒江东岸前行。“看!惠通桥。”有人兴奋地喊到。远处一座铁索钢架吊桥跃入眼中,渐渐地越来越清晰了。钢桥横跨在怒江上,两岸矗立着悬挂铁索的高塔,通过高塔把铁索固定在两岸的峭壁上,桥面上用木板铺设,桥下是滚滚奔腾的怒江。车队经过红旗桥跨过怒江,停在离惠通桥不远的地方,志愿者们聚集在桥边,或仔细地倾听龙陵县前来迎接志愿者的同志讲述;或是三三两两地与同行中的专家、学者在议论惠通桥的历史;或是拿起手中的DV忙个不停地摄影;或是相互拍照留念。话题和摄影的背景,当然是眼前这座在滇西抗战中立下不朽功勋的、赫赫有名的惠通桥。

  一座桥,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一座桥的存在与否,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惠通桥可以作证。现在,惠通桥依然屹立在怒江峡谷中,它那既“壮丽宏都”又“灵固巧便”的风采依然不减当年,仍在见证着那段难忘的岁月。

  车队沿着怒江边的公路渐渐地驶上了盘旋在山腰的公路,遥望前方,道路坎坷不平,道路曲折盘旋,道路的一边是悬崖峭壁,另一边是陡峭的山坡,山坡上浓密的山林郁郁葱葱。俯瞰怒江,就象一条蜿蜒的丝带,逐渐消失在峡谷中。啊!志愿者们亲吻了滇西人民用鲜血和生命筑就的抗日生命线。

  登上松山顶峰,到处是茂密的林木,一派生机。在六十年前,这里曾经是炮火连天,硝烟弥漫,血雨腥风的战场;这里曾经是发生惨烈的肉搏战的战场。在被绿荫环绕的阵亡将士公墓前,举行了简短、肃穆而隆重的悼念仪式,为牺牲的勇士默哀,洒下醇香的白酒祭奠英灵;一位不能随行的老兵,委托记者把自己的名片放在烈士的墓前,表示自己对牺牲战友的哀悼,也象征自己重走了滇缅路。志愿者聚在一起,回忆着当年那惨烈的松山攻坚战,讲述着如何炸毁敌寇的碉堡、攻上松山顶峰、全歼固守的顽敌。在松山山顶,当年惨烈激战的遗迹依然清晰可见,顺着山势修筑的战壕、掩体纵横交错;现在已经长满青松、蕨类植物和山茶的巨大爆破坑,就是利用挖掘地道炸毁扼守松山主峰的日军指挥部的巨大碉堡留下的。松山战役的胜利是以中国军队付出巨大代价而取得。但是,松山战役全歼了有着疯狂的武士道精神和依占工事坚固、弹药充足、火力猛烈、地势险峻的日本侵略者,粉碎了日寇封锁滇缅公路、企图强渡怒江,入侵中国抗战大后方的阴谋。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誓死收复河山,坚决把入侵之敌赶出国门的决心。
  
  国 门

  绕过山?,美丽富饶的芒市坝子呈现在眼前。昔日的边境小城,如今已是高楼林立,她,长“高”了,也长“胖”了。德宏州首府潞西市的傣族人民,以其独特的方式,隆重地接待了这支风尘仆仆的车队。华灯初上,小城里灯火辉煌,霓虹灯在不停地闪烁,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全城犹如过节一般。为了让重走滇缅路志愿者与德宏各族人民群众能共同参加纪念《热血忠魂铸丰碑》专题晚会,好客的主人把晚会开始的时间足足推迟了一个小时。精彩的演出,让人们回忆起沦陷的日子,日寇的铁蹄在恣意践踏滇西大好河山,但是滇西各族人民并未屈服,各阶层人士揭竿而起,自发地组织起来,与入侵之敌进行不屈不挠斗争,配合中国军队,终于把敌人赶出了国门。“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深深铭记在人们的心里。

  车队抵达畹町时,老远就看到畹町桥头彩旗飘扬,一道红色的拱门矗立在畹町桥头,一支由武警战士组成的军乐队整齐地列队在公路边,手中的乐器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刺眼的光芒。随着嘹亮的军乐声,畹町各族人民身着节日服装,以最热情的方式载歌载舞,欢迎这些当年的抗战老兵和志愿者们,隆重的纪念活动就在畹町桥头举行。人们回顾和重温了畹町那段被侵略的历史,眼前仿佛又看到了60年前畹町桥头战火硝烟的一幕幕情景。

  畹町桥是滇缅公路进入中国境内的起点,也是滇缅公路与史迪威公路(南线)的交汇处,更主要的是,滇西军民从这里把日寇赶出了国门,在畹町桥头举行纪念活动,更具有重大的意义。

  能在畹町桥头高声地朗诵先辈留下的不朽诗句《滇缅公路歌》,更有着其特殊的纪念意义,这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先辈的怀念,更是对明天充满了信心。我们祖国强大了,昌盛了,任人欺辱的时代永远一去不复返。“誓复河山歼倭奴”,是中华民族对所有侵略者发出的誓言。敌人从那里入侵,就叫它们从那里滚出去。
  
国殇  边城

  从瑞丽到腾冲,原本是一条狭窄的普通县级公路,汽车一过,飞沙走石,路旁的行人不时地担心那隆隆驶过的汽车什么时候会被颠簸得散了架,也担心乘座在汽车上的乘客能否经得住这样长途跋涉的左右摇摆和上下震动。唉!真是“杞人忧天”啊!今非昔比,如今它已是一条平坦如砥的柏油马路。乌黑的路面在两侧白色路肩的陪衬下,显得格外精神焕发;道路两旁是成片浓密的甘蔗林,似乎偶尔也能闻到不时飘进车内的空气中夹杂着的蔗糖的香味;金黄色的稻田里,被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的水稻,随风轻轻摆来摆去;放眼望去,一个个被弯弯的凤尾竹林环拥着的村寨一晃而过;远处的群山被淡淡的云层笼罩着,蒙蒙笼笼,就象一幅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

  车队过章凤,在盈江稍事休整,受到了盈江县政府和人民的热情接待。午饭后车队出发,进遮岛,穿过囊宋关就进入“极边第一城”腾冲境地了。远远地就看到熟悉的马鞍山,这座不知沉睡了多少年的火山,仍然静静地耸立在路旁,史迪威公路(北线)的起点就在它的脚下;囊烟、羡多、荷花池、雨伞、太平村、明朗……多么熟悉动听的的村寨名称,多么熟悉的农田山水,三十六年前在这里接受“再教育”,三十六年后重走滇缅路,重温历史,又见到昔日的老友。“啊!故乡,你好!”

  和顺乡依山近水,著名的侨乡如今变得更加美丽动人,进入侨乡宽敞、平坦的大道,双虹桥下溪水潺潺,路中的牌坊使人回想起侨乡的历史和传说;元龙阁旁艾思奇故居和和顺图书馆被装饰一新,再现了和顺乡的辉煌。而和顺乡的滇缅抗战纪念馆,则是格外令人瞩目,纪念馆内一件件实物,诉说了腾城沦陷的经过,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在腾越大地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讴歌了腾冲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并配合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收复腾冲的光辉历史。民间收藏家把自己几十年精心收集的藏品,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告诫社会“缅怀先辈,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开拓奋进”。

  国殇墓园肃穆而宁静,几株苍天的大树矗立在忠烈祠前,在这里安葬着三千多名为光复腾冲而牺牲的中国军人,镶嵌着李根源先生书写的“民族英雄”的纪念塔耸立在墓园中央的山顶上,烈士的英灵按部队的阵行,整齐地排列在纪念塔的四周。忠烈祠里,志愿者们排成两列整齐的队伍,在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前向抗日民族英雄先烈们三鞠躬,然后举拳宣誓:缅怀先烈,振兴中华。我们一定要把中国建设成最强大的国家。要为祖国,为人民,前进。

  “墓园广辟凤山岗,翠竭磷磷葬国殇,塔耸云霄增壮伟,千秋浩气傍龙光,反攻胜利著先声,血洗河山克此城,中日兴亡兹转捩,诸君一死博英名。”先辈怀念为攻克腾冲牺牲的将士留下的诗句,在忠烈祠内悼念英烈时颂给国殇将士,表达了志愿者们对先烈们沉痛的哀思和悼念,也是对先辈充满着无限的缅怀之情。志愿者的诚意,使抗日先烈的英灵深切感受,晴朗的天空,顿时洒下滴滴英雄泪。此时,此刻、此景、此地、此诗,足以告慰先辈们在天之灵也!

  高黎贡山母亲广场位于新兴的正在腾飞的腾冲城的中心,广场一侧的巨大雕像,是象征抚育腾越大地和滇西人民的高黎贡山母亲,她为中华民族,为滇西人民培育出了无数优秀的腾越儿女。今天,高黎贡山母亲广场被装扮的格外雄壮,广场上红旗招展,彩旗飘扬,巨大的红色拱门屹立在高黎贡山母亲雕像前,初秋的太阳也显得特别精神。腾越儿女与志愿着们聚集在一起,共同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活动,“万人签名”的红色布标上已经签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滇西万山势奇?,盘陀迤逦连??;…滇人爱国由天性,护靖动劳人歌咏;………滇人不惜糜身躯,但愿辚辚驶汽车;…… 抗战源源济军需,…誓覆河山歼倭奴。”铿锵有力、高昂的不朽诗句《滇缅公路歌》,在高黎贡山母亲广场上空回旋,唤起人们对修筑滇缅公路的滇西20万筑路民工的思念,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身躯筑成了抗日援华物资运输的大通道,是他们挺直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为滇西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唤起人们激昂的爱国热情,是他们把侵略者赶出了国门。历史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墓园广辟凤山岗,…诸君一死博英名。”志愿者们激情的一曲《悼国殇》的歌声,把纪念活动推向新的高潮。腾越儿女为滇西抗战,为滇缅公路付出得太多。是他们首举滇西的抗日大旗,自发地组织了领导民众的抗日政权;是他们针锋相对,严词回击日本侵略者的恫吓,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是他们的焦土抗战,即使家乡成为废墟,也要坚决把侵占腾越大地的侵略者全部歼灭;是他们同仇敌?,配合抗日军队,在滇西战场上首先收复了被日寇侵占的城市;……把源于腾越大地的、讴歌抗日英雄的诗歌,还原于腾越儿女,以告慰在滇西抗战、腾冲抗战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前辈,这就是志愿者的心愿。

“0”公里

   经过两天(实际只是一天)的行程,“重走滇缅路,激扬爱国情”自驾车大型公益活动浩荡的车队,今天中午安全回到昆明。车队缓缓地驶进西客运站广场,七天前,车队就是从这里出发。这里是滇缅公路“0”公里的起点,回到这里,象征着“滇缅公路”重走活动已经结束。新滇缅公路的起点也是这里,象征着我们还要开始新的征程,从一个新的起点,到达一个更新的目标,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富饶的、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现代化国家。我们要永远站在一个比一个更高、一个比一个更强的新的起点上??“0”公里。
   
                                            2005.09.19修改於昆明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关于我们|援助共建|相关网站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
2000-2020 CHINA918.NET 918爱国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1735号 ◇沪ICP备05012664号
总编微信号:wuzuk918   QQ:49234746  编辑部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