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纪念“九一八”的日子。这个日子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一个相隔很远的日子,但却确实值得我们纪念。对外,与日本关系的风风雨雨,使我们应该牢牢记住“九一八”这一天;对内,为中华民族崛起奋斗的人们,更不能忘记历史上重要的这一天。而经历过那一天的人和事,都值得我们敬仰和缅怀。
在“九一八”这一天再次到来之时,我更加怀念我所见过的一批东北军老兵。二十多年前,我在新疆当兵,部队驻地莎车县城。寒冬的太阳,淡淡地照在土城墙角,断垣残壁的茅屋旁,聚着数十位老人,或蹲、或站、或坐、或靠在那里,漫漫的阳光照在那说不清楚是什么颜色的破棉袄上,他们相互间偶尔也讲几句话,贴近时你才能听清那浓浓的东北口音。说话的时候花白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似乎要用很大的气力。脚下摆着数堆不多的小鱼,那即将被风吹干的小鱼中,也有几条偶尔挣扎着动一下,看样子像要出售给路人,却很少有人问津。
老人、小鱼、残阳、破屋,那情那景永远地铭刻在我的心头。后来,我才了解到,他们是经历过一九三一年“九 一八”事变的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的大部分撤回关内,也有部分被日军击溃后,经苏联、蒙古回到了新疆,解除了武装的散勇,远离祖国和亲人,遣返的数千里路途中所受的苦难实难想象。回国后,又值抗日战争期间,他们的最高统帅张学良将军早被蒋介石囚禁,自身难保。谁又能想到他们呢?就这样,他们如秋叶飘零在大西北边陲。
解放后,他们应该回归故里,可不知什么原因,他们仍留在新疆,无家可归还是有家难回?我不得而知,经历了无数次的劫难,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他们仍然活在人世间,我想:究其原因,首先要感谢那里的维吾尔族父老乡亲,在大多数人都还处于贫困的年月里,这些东北军的老兵都能享受着五保户最低生活线的待遇,即使在那场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也未受到大的冲击,那里善良朴实的人们不愿再去折磨几乎毫无生存能力的老人们。
他们确实老了,从“九一八”事变前当兵算起,那时候最年轻的也该到七十多岁的高龄了。自从那次的偶然相见至今,我离开他们已有二十多年,他们中如果还有健存者的话也该是百岁老人了!他们在世与不在世,知道的人不多,想他们的也不多,我对他们的苦难经历也仅仅是了解了点滴,然而每当想起,却久久地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