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曾用名李德胜,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革命家、诗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于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就写下了“孩儿此次出乡关,不成功业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著名诗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参加湖南起义的新军。1913至1918年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9年毛泽东在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1920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和俄罗斯研究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在湖南创建了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到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被任命为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和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
1923年6月,毛泽东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在会议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开始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参与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活动。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任宣传部代理部长。1926年在广州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同年11月至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1927 年至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此期间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同盟进行革命的主张,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
建立革命武装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中共中央于1927 年8 月7 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到湘赣边发动和领导秋收起义,建立工农革命军第1 师,后率部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的南昌起义军余部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同年5月,当选为特委书记,后任中共第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6月,在中共六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在此期间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认真总结了经验教训,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开始形成了。
1930 年8月,毛泽东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1931年任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局委员,代理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同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毛主席的称呼正是从此开始。从1930年12月到1933年2月,毛泽东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1933 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却反对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方针,他们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把毛泽东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执行不同的战略和政策,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不得不退出苏区,开始长征。1935年1 月,长征途中,在贵州省遵义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的统治。随后毛泽东与其战友又粉碎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胜利完成长征。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陕北会师,开创了抗日救亡的新局面。1935年12月,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造成的危机,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后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的报告,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
1936年起毛泽东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一职务一直担任至逝世。毛泽东于1937年写了《实践论》、《矛盾论》等哲学著作,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理论。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领导人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批判了亡国论、速胜论的错误思想,指明了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途径。1938年11月,为了克服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发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的讲话。
1942年号召全党开展整风运动,使中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高度的统一,为战胜困难和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3年3月,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以后在历届中央委员会都连续当选为主席直到逝世。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重要著作,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政策和政治、经济、文化纲领,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成熟了。
抗日胜利后,毛泽东针对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现实,提出“针锋相对”的斗争方针。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协定中对蒋介石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双方同意不发生内战。1946年夏,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毛泽东分析了双方力量对比,提出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和打败蒋介石的政治方针与军事原则,在粉碎蒋介石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后立即转入战略反攻。1948年9月至1949年1 月,指挥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接着,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发动渡江战役,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大西北,推翻了国民党政府。1949年3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作重要报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规定了党在全中国胜利以后的各项基本政策。同年6月,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及其内外政策。9月,主持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当选为主席。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头三年,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全国人民一面在国内完成了繁重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任务,一面迫于美国军队攻入北朝鲜、威胁中国东北部的形势,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同时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1953年,按照他的建议,中共中央宣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有系统地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由他主持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选举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任职到1959年。1956年4月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同年9月,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共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这个方针并没有得到认真的执行,因而导致了以后的一系列指导工作上的错误和挫折。1957年2 月,他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内部和敌我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1958年,他发动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从1960年冬到1965年,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初步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使国民经济得到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初步纠正了农村工作中和其他方面的“左”的错误。
从50 年代末开始,毛泽东领导中共同苏共领导人奉行的大国主义和干涉、控制中国的企图进行了坚决斗争。70年代,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并且开始打开了对外工作的新局面,为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1966年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操纵和利用,使中国的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与毛泽东主席相见,这次历史性的会见打开了中美两国相互封闭的大门,为后来中美建交打下了坚实基础,70年代后期,毛泽东完善和发展了他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并由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上进行了阐述。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逝世。
毛泽东始终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他对中国革命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巨大功绩,一直受到中国人民的崇高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