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报道】 “冯锦华!我们支持你!”昨天,本报的热线电话因为无数市民的拳拳爱国之心而真正“热”了起来。一边是义而愤涂靖国神社的爱国青年,另一边是对历史有深刻回忆的南京市民,滚烫的爱国之心因电话相连。
爱国义士冯锦华昨天上午走进了本报,与南京市民通过热线直接对话。在短短一小时内,十多位市民打进电话倾诉对义士的钦佩、对日本右倾势力的抗议。不少市民“抓”住冯锦华聊起爱国话题就再也不放手,其间,南京二十七中的高一(2) 班师生甚至专门来到报社见一见心目中的英雄……锦华说,“南京市民太抬高我了。”由于不少市民关注锦华心切,而报社的电话一直处于占线状态,锦华觉得很抱歉,他希望通过本报向所有关心他的南京的“钟国仁”传达他的谢意。他告诉记者,“钟国仁”给予他的影响将是终生的。
此行专门来南京了却心愿的冯锦华终于夙愿以偿,下午,在记者的陪同下,冯锦华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见到了“钟国仁”。化名为“钟国仁”的南京市民曾经在冯锦华事件后在南京掀起了爱国热潮,这成为了冯锦华在日本法庭上慷慨陈词的动力。当两个热泪盈眶的人伸出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时,记者拍下了这精彩的瞬间。记者朱波
??新闻回放:冯锦华与“钟国仁”的故事 2001年8月14日,因为不满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在日留学的冯锦华只身赴靖国神社,用红漆喷写下了日文“该死”字样。但随即被日本警察抓住,日方以“器物损坏”罪对冯锦华提起公诉。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冯锦华事件。
2001年8月26日,太原的《山西商报》给本报来电,请求帮助在南京寻求一位“钟国仁”,“钟国仁”是南京一名爱国青年的化名,在获悉冯锦华事件后,他悄悄寄去了一万元钱,声援锦华。
2001年9月3日,又一份特别署名为“南京市政府一些年轻干部”的汇款单寄给怒书靖国神社的冯锦华。随着本报“寻找钟国仁”的连续报道在市民中反响增加,一时间,市民捐款捐物,展开浩大的声援行动。
2001年12月10日,东京地方法院以“器物损坏”罪判处他有期徒刑10个月,缓期3年执行。
??从勇者到智者
此次,来到南京的冯锦华却给了记者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单薄、文弱、彬彬有礼……冯锦华说,很多朋友都对他说你真了不起之类的话,但他回答道,我比你们多的不是勇气,而是机会。
锦华这次来宁,还有一个身份??爱国者同盟教育网站的名誉主席。这个网站是受冯锦华涂漆靖国神社事件感召而成立的。成员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有北京、武汉、重庆、上海、广州、苏州等等。这次,他们特意挑选了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65周年之前从祖国各地赶来南京,共同吊唁在大屠杀中无辜死去的30万生灵。“我们需要的不是个人的激情、个人的发泄,这对中国人的形象是有害无益的。我们需要有效的宣传,多做些实际工作,保持理智和激情共存!”
江苏省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王卫星和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张连红对这个青年的“转变”感到欣慰,他们指出:爱国主义和狭隘的民族情绪只有一步之遥,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网络相互传达的不是不负责任的言论和情绪,而是严谨的对历史的研究、对现实的关注。
不过,两位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著名专家也发出了感叹,“学者的研究不应该放在书斋里面”,而应广泛地和年轻人的网络结合,最大程度上让全中国接受爱国教育,让全世界人民了解真相。记者朱波 |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