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09月05日专稿:正如去年9月安倍晋三突然抛弃政权一般,尽管各方都知道福田康夫随时有下野的可能性,但9月1日晚的宣布辞职仍然不能不令人感到惊讶与唐突。就连内阁官房长官町村信孝也不禁要发出如下的疑问:"如果是想要辞职,为何还要在上月改组内阁呢?"《朝日新闻》的大标题则是"孤立、已竭尽全力",黑底白字,可谓是反映了福田现下的心境。
内外交困知难而逃
72岁的福田被认为是自民党内稳健派的老手,当年52岁的安倍则被视为拥有"岸信介优质遗传因子",是正在升起的政治红星,如此一老一少的世袭政治家为何都选择在当政一年左右就抛下政权不管呢?
年轻的安倍是以"病"为由,年老的福田则表示"在健康上没有问题",而是出自"客观看待自己",即有"自知之明"的冷静判断。然而,不管是以"病",还是"自知之明"为挡箭牌,安倍和福田都逃脱不了知难而逃的罪名。日本舆论界大声谴责首相不负责任、反对党力促自民党早日举行大选,问政于民,原因就在这里。
那么,促使福田首相弃甲而逃的原因或者说导火索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是反对党民主党的不合作及执政党内出现严重分歧。
所谓民主党的不合作,指的是该党对于执政党提出的印度洋供油的反恐特别措施法延长及财政预算补充法案等将采取强硬对抗态度。由于反对党在参议院拥有绝大多数的议席,除非众议院以三分之二的票数重审通过,否则被参议院反对的法案将无法成立。
但要在众议院获得三分之二票数就非要得到执政党另一成员公明党的首肯不可。公明党由于担心明年东京都议会选举失利,已经明确表示不赞同众议院再度强硬通过有关法案。
正因为福田对接下去国会能否正常运作缺乏信心,加之小泉时代遗留下来诸多影响民生的问题堆积如山,无法解决,而民众支持率又一降再降,福田早已萌生退意。
上月初的内阁改组,福田委任其政治劲敌麻生太郎为党干事长,从表面上看,似有"禅让"后贤之风,但认真分析,当时福田已有一逃了之的打算。在内阁改组缺乏预期效果之后,福田坦白承认,他已客观地认识到自己无法应战的事实。
"想赢怕输"个性使然
这里有必要补充说明的是,福田康夫并不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或者说有战斗性的政治家。赞美他的人也许会认为他"没有太强烈的权力欲望"或"置名利于度外";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解读为其是一位"不愿付出太多个人代价"与倾向于推行无为而治、缺乏热情的"怕输型"政治人物。人们还记得,在小泉政权末期,福田也曾跃跃欲试,有意问鼎首相宝座,但一旦发现胜算不大或者颇为费力时,他便急流勇退,声称年老且表示从未有过出马之念头。
在安倍突然下野之后,"协调型"首相福田又欣然同意出马,表示责无旁贷,并声称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从他后来的谈话中,不难发现他存有一个投机的心理,就是冀图通过协商的方式和反对党民主党搞一个"大联合"的政权。因为只要民主党肯合作,本是同根生、同是保守派的两大政党从此便可轮流坐庄,天下太平,福田的首相任期也便能平稳过渡。无奈他与小泽一郎的合作计划遭到民主党内的强烈反对,胎死腹中。可以这么说,当时的福田已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与能力的局限性。
"安内"方是当务之急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福田首相从上台开始,他所关心的无非是如何平稳过渡及应付国内繁杂的难题。正如前任首相安倍一般,外交问题(包括中日、中韩问题)并不是他们的当务之急。对于他们来说,与中韩闹翻、节外生枝并非上上之策。反之,如果与中韩关系能够改善,不但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应付内政,还可以此刺激民意支持率的上升,何乐而不为?足见安倍、福田之所以停止小泉时代对邻国的挑衅言行,与其说是出自其"亲华"的政策,不如说是迫于内政优先处理的形势。
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是被称为"鹰派中鹰派"的麻生太郎此次能出任首相,尽管他个人充满着冷战思维,及对亚洲邻国采取极其鄙视的态度(最明显的例子是大放厥词,说战前朝鲜人创氏改名是自愿的),但在他还未坐稳政权,并在下届大选中带领自民党获胜之前,他对中韩等邻国相信还会采取萧规曹随的政策,而不会有重大的政策改变。毕竟,稳定政权高于一切,特别对于自民党小派阀首领出身的麻生来说,他当然更知道此中的道理。
不过,人们都知道麻生是一个极其保守、口无遮拦的大嘴巴,他在上台后即使有所"失言"也不会令人感到惊奇。因为,在今日"总保守"的日本社会里,"失言者"已逐渐被美化为"勇于说真话者"。原被视为"狂人"的小泉之所以被吹捧上天,"小泉风筝"之所以得以高飘,道理就在这里。
现在,随着稳健派首相福田的下野,一部分日本媒体已在为鹰派的麻生展开新的造神运动。且看被吹嘘为"具有爆炸性人气"的麻生如何接管(假如顺利的话)和收拾两届首相弃而逃之的烂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