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看清,在石原慎太郎表演后面,有哪些支持力量,又有怎样的“民意”基础。

  东京市市长石原慎太郎很少打领带,夹克衫里总是一件领口远没有脖子粗的白衬衫,粗粗的脖子早就冲破了领口的限制,很有魄力地显现在人们面前。即便开记者招待会,石原也同样的打扮,并没有因为是见媒体而收敛一些。和记者争吵是家常便饭,从粗粗的脖子中急促冲出的往往是东京市内的土话。眼睛不断地眨,头时时向上抬起,话一多,脖子越发地粗红,用词虽赶不上他写的小说那么鄙俗,但在一群书生意气的的记者面前,显得格外市井油滑。但你不得不承认,他那粗粗的脖子颇给人几分“威严”的感觉。

  石原慎太郎是东京市民投票选举出的市长。和普通的保守政治家、右翼学者、打着右翼招牌通过暴力榨取企业或个人钱财的黑道混混不同,石原有号召力,有极为热心的支持者,他甚至有实力问鼎首相宝座。日本媒体也认认真真地讨论过:如果石原当了首相,日本会成为什么样子?石原的右翼面孔从来都是毫不掩饰地大加展示的,和那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政客大不一样。

  石原慎太郎是一个符号式的人物。之所以成为符号,和这个人的官阶未必有直接联系。比如被日本媒体称为新保守派的中川昭一,身为内阁经济产业大臣,职位比石原的东京市长显赫,能力也比石原强很多,在中国问题上也不时说几句对峙、对抗的话,但却经常成为媒体负面评论的对象,日本企业也担心让这样的人当大臣,日本与中国的经济交往会不那么顺畅。石原就不一样了,他经常地和记者吵闹,对中国的称呼更是有多少他知道的谩骂语言就用多少,他的做派远比中川昭一极端、激烈。但石原是个写小说的人,他骂中国,人们觉得这是个对中国有偏见的文人在放肆,媒体并不太多地苛责。

  但石原骂中国的那些话却留在了日本人的印象中。于是他成了日本右翼政客的代表性符号。

  问鼎首相的“民意”基础

  虽然真正相信石原慎太郎能当日本首相的人并不多,但这类呼声还是有的。石原本人在听到有人问他如果当了首相将采取什么样的政策这一类问题时,总是立即满面春风,大有已经从东京市市长跃进到了日本首相地位的感觉,话说得也特别的宏伟,不仅要遏制中国,还大有和美国也较量较量的架势。

  日本的一些人在听石原的反华讲话、看石原的反华文章时,总能涌出某种不可名状的优越感。60年前,日本人用“支那”这个词来称呼中国,话语里含着贬损中国人的意思。二战一败涂地后,没有什么人这样称呼中国了,但石原敢。一个当过25年自民党国会议员,当过内阁大臣,现任东京市长的人就这么称呼中国,让一些人重温到战前的那种“自豪”,至少能过一把嘴上占便宜的瘾。

  石原当然不限于反华,他也积极反美。美国大兵在日本强暴少女,恶迹累累,日本报纸时有报道,到了这个时候,石原也会出来说话,同样态度强硬,这让一些日本人觉得石原是个英雄,敢说话。石原写过《日本可以说“不”》,而且非常畅销,甚至日本以外的国家都有人跟风,写出过类似题目的书藉。日本庆应大学经济系学生在石原的那本书最畅销的时候,曾开会讨论过石原对美国说“不”的内容。但他们除了在标题上找到了非常空洞的“不”这个词以外,并没有从书的内容里找到有实质性的在美国面前要仗义执言的东西。说“不”系列的书,皆炒作而已。

  但是民众心理上有时是需要对外强硬的,越是强硬越能给人以“爱国”的感觉。写过大量小说、对人性不乏洞悉的石原深谙此道。

  在石原主张对华、对美强硬时,日本很有名的作家石川好评论说:“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个人物,这个人的行动将带来政治的变动,带来日本的变动。现在,石原慎太郎就是这样的人物中最重要的一位。”石川的吹捧文章刊登出后,得到了石原与他会谈的一个机会,两人相隔16年又坐在了一起。石川借这个机会,几次问到石原如果当上了首相,他会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等等。

  政治盟友与靖国神社

  石川好算是个有见解的作家,名声很大,没有必要靠拍石原慎太郎的马屁来得到点什么。但石原名声更大,而且远远超过了东京市市政府一般官员、日本国会的普通议员,在经济界、演艺体育圈内亦有不少追捧他的人。同是作家,这是石川不能和石原比的。

  在政界,原首相佐藤荣作、中曾根康弘非常器重石原;现任参议院议长扇千景,主张对华强硬的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在领土问题上经常制造麻烦的参议院议员西村真悟,保守的政治人物龟井静香、平沼赳夫等都是石原的亲密朋友、“同志”。并不是说石原的政治朋友都有右翼倾向、都是右翼,但保守、主张对外强硬,这一点他们是共通的。

  中曾根康弘任首相时,在1985年的日本投降日8月15日参拜了靖国神社,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愤怒。以后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一直是影响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一个路障。但这对石原来说却是个极好的题材,所以他是必然要参拜靖国神社的,而且专门选择8月15日这一天去。

  1978年10月17日,靖国神社把14名甲级战犯的牌位也供奉到了神社内,此事直到到1979年4月19日才被新闻界曝出。日本几届首相均参拜过靖国神社。田中伸尚在《靖国战后史》一书中说,1979年以后,大平正芳参拜了3次,铃木善幸8次,中曾根康弘10次(1985年8月15日北京学生抗议后,没有再以首相的身份参拜)。《经济》在日本驻华大使馆的讲座上,也从使馆政治部官员那里确认了日本首相参拜的事实。但1985年以后的10年,日本首相没有参拜,中日关系发展也还顺利。1996年7月29日,桥本龙太郎在自己生日那天参拜了靖国神社,又一次引发了日本周边国家的不满。从1985年到2001年小泉出任首相以前,参拜靖国神社并不是日本首相必须做的工作,也基本上不是引发日本周边国家抗议的主要问题。而小泉纯一郎任首相后前往参拜,再度激起了日本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应。

  日本的右翼、保守派拿靖国神社挑衅,是有其深刻的政治含义的,从石原慎太郎那里就能看出冰山一角。石原头脑中的靖国神社问题,早已经超越了日本首相的级别,他在考虑的是让天皇也参拜靖国神社,要把问题闹得更大。石原在右派报纸《产经新闻》上发表的给天皇的信中说:“我每年在8月15日那天参拜靖国神社,我热切地希望在日本战败60周年的8月15日,天皇陛下参拜靖国神社。”战前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一个精神支柱,战后,日本天皇也还参拜靖国神社,但在甲级战犯被供奉到那里以后,天皇没有参拜过。石原主张让天皇重新参拜靖国神社,其用意非常深。

  靖国神社问题不仅仅是个历史问题,里面更包含了战争与和平的关系。石原说得非常直白,参拜靖国神社是他反对战后建立起来的和平理念,解决日本社会现今存在的各种矛盾的一种方式。

  钓鱼岛问题上的行动派

  要表现“爱国”,没有领土问题的存在,“爱国”的热情就很难显得有多高。在日本有人说:石原慎太郎恨不能让自己长出一个和大象一样长的鼻子,好随时嗅出领土问题,并用这个问题说点事。

  在田中角荣力排众议访华并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时候(70年代初),石原就在策划侵犯中国领土钓鱼岛行动。石原率青岚会的成员,在知道关西一所大学的冒险俱乐部手头有丰厚的资金后,从俱乐部拿到钱,策划了去钓鱼岛建灯台的行动。接着他们又找到资金丰裕的右翼政治团体青年社,把青岚会的灯台扩建成了有些规模的灯塔。石原自己用政治家的身份,曾指示日本运输省水路部加固岛上的灯塔,并一直在想办法把灯塔记载到海洋图上去。

  石原并不是为了海上航行的方便而参与灯塔的建设的。日本周边的岛很多,石原专门在钓鱼岛上建灯塔,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挑起领土争端,搞对峙,用这些来显示他在领土问题上的“爱国”。

  灯塔建好后,如何把美国拉进钓鱼岛争端上来,石原用心良苦。

  在冲绳发生美国大兵轮奸女学生的事件后,《纽约时报》记者采访美国驻日大使孟德尔,顺便问到了一旦中日就钓鱼岛问题发生冲突时,美国是否会援引日美安全条约,介入进去?孟德尔大使的回答是:“No!”这次石原终于找到了机会,他在报纸的专栏中强烈地批判美国大使的回答,石原说:“如果美国不能保障日本的安全的话,日美安保就完全没有意义,应该取消。”日本庆应大学的学生说,石原反美是假,利用美国打压其他国家是真,这个结论应该和石原的这种思维模式有关。

  现在石原的活动范围早已超出了在领土问题上制造麻烦的范畴。鼓吹属于中国领土台湾独立是石原现在最热衷的一项活动。

  《纽约时报》东京记者站记者上杉隆说,石原的外国追捧者、朋友中有这样一些人:李登辉、金美铃(女,台湾人,但在日本读卖新闻系列的电视台经常出来发表演说,曾公开说,二战时期的日军慰安妇都是自愿去的,以在电视节目中谩骂中国而出名)、达赖喇嘛、阿基诺(菲律宾)、比尔?透腾(美国)。

  与读卖、产经沆瀣一气

  日本右翼报纸《产经新闻》、保守报纸《读卖新闻》需要用政治明星、演艺圈的人事、官僚来支持他们的保守舆论。石原慎太郎一人能兼数“职”,特别受这些报纸的青睐。

  石原在媒体最好的朋友莫过于《产经新闻》社长水野成夫了。到现在也是如此,石原的政论文稿要先供《产经新闻》发表,那里给的位置,刊登的速度,不是其他媒体能比的,包括给天皇的公开信,均发表在这里。

  一位日本大学的媒体研究教授看到中国国内一些媒体把《产经新闻》的报道当成了批评对象,感到很不理解:“《产经新闻》发行不过两百万份左右,影响力有限,他们的那点陈芝麻烂谷子不值一谈。”但是发行量超过一千万份的《读卖新闻》就不一样了。《读卖新闻》的保守观点在日本读者中有很强的影响力。在靖国神社参拜、教科书审定、中日领土争端等很多问题上,《读卖新闻》狭隘的日本民粹主义格调的报道,极大地阻碍了日本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读卖新闻》社长渡边恒雄同样是石原的好友。

  支持石原的并不限于媒体机构,言论界的很多日本名流也是石原的好友,如在经常刊登女性裸体照片的白领周刊杂志上撰文的保守派评论家竹村健一、电视评论家田原总一朗、电视导演伊藤特理等也和石原有着良好的关系。

  在文坛,石原更是如鱼得水。石原的作品《太阳的季节》、《弟弟》等,出版时轰动过,在文学史上或许能留下一笔,不能说没有成就。石原非常敬慕右翼作家三岛由纪夫。三岛由纪夫的作品至今依然能打动读者,他复活军国主义的美梦在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最终走向破灭的时候,他本人去自卫队剖腹自杀。石原的命运就好得多。石原不仅有《读卖新闻》、《产经新闻》捧场,还有一大堆作家、大学教授在吹捧他,这让石原非常满意。这些作家、教授中有:曾野绫子、中西礼、藤冈信义(东京大学教授,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代表)、日下公人(多摩大学教授)、唐津一(东海大学教授)等等。

  时髦的右翼

  在经济界,石原同样是一些大企业老总心目中的红人。当然这不一定完全是因为石原是个极有代表性的右翼人物。石原是个多面人物,他不仅是右翼政客,而且是现任东京市市长,又是知名作家,甚至是一个可能在日本战后文学史上留下名声的人。这样一个人,不论他的政治观点怎样,总是能在企业界里得到一些支持的。

  同样是右翼作家,1970年的三岛由纪夫只能选择剖腹自杀的方式来呼吁军国主义的复活,而1999年的石原慎太郎却能争取到东京市最多的选票,成为那里的市长。不到30年时间,主张对外强硬的右派政治家、右翼文学家的行动和观点为普通日本人接受的程度已大大提高。当然不能说东京市民选举石原当市长就是为了给他提供实现右翼政治主张的机会,但不能不认识到:右翼政治家在日本公众中的形象已经和30年前完全不一样了。

  右翼在国际社会的回潮是当今这个时代的一个值得警惕的动向。2002年法国大选时,极右翼的勒庞在总统大选时爆出了冷门,让整个世界都为法国捏了一把冷汗。在奥地利、意大利、丹麦,甚至瑞士、挪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右翼势力的上升。日本本来在战后就没有认真地清算军国主义给国际社会、同时也给日本国民带来的危害,右翼就更有其存在的基础。其实,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几乎从没有找到过日本右翼的系统理论。从日本新保守派政治人物的发言中,公众只能得到一些激烈的政治主张和一些支离破碎的言论,听上去更像政客们一贯喜欢的时髦口号。

  石原是个有语言能力的人,以他洞察日本社会的敏感,今后还会提出这样那样的时髦口号,石原的能力不会迅速衰落,能影响不少日本人。其实,以石原为代表的日本右翼最害怕的莫过于一个强大的邻国的出现。中国人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等于一千次一万次地回击石原这样的日本右翼。 文/本刊记者 陈 言 (详情请见《经济》杂志5月号) 

相关新闻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关于我们|援助共建|相关网站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第四、五届优秀教育网站 ◇上海市网络文化协会首批会员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会员◇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筹建顾问◇世界华人保钓联盟顾问

918爱国网目标:收集整理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图文视频历史资料  建设记录民间对日索赔历程的最全面的网络数据库

918爱国网宗旨:将中华民族的贡献昭告世界  把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后代
2000-2020 CHINA918.NET 918爱国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502001735号 ◇沪ICP备05012664号
总编微信号:wuzuk918   编辑部电话:13341989448   邮箱:china918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