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宏(左)与林伯耀在记者招待会上。(日本《中文导报》/杨文凯摄)
中新网7月28日电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由旅日老侨领林同春和一桥大学名誉教授田中宏出任共同代表,“中国人强制连行殉难者合同慰灵祭实行委员会”与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携手,将于8月8日-9日举办“中国人遗骨发掘60周年殉难者合同慰灵祭”。实行委员会于7月24日在东京举行了记者发表会,20年如一日为中国人强制连行事件奔忙不止的田中宏教授、旅日华侨中日交流促进会理事长林伯耀先生,向与会媒体介绍了具体情况。
据介绍,8月8日上午10时,举办方将在东京浅草寺信徒会馆举行“合同法要”活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齐晓飞,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等将来日出席。同时,来自中国的强制连行受害者和遗属80人、包括15名僧侣在内的中方代表团、来自台湾、香港等地的55人、日本僧侣30-40人,总计数250人将参加法要祭祀活动。当天12时30分,与会者将从浅草徒步前往上野,举行长达3公里的慰灵游行。8月9日上午9时起,主办方将在位于东京塔下的芝公园23号地块,同时摆放展示6830双布鞋,以悼念在异乡死去的6830位中国劳工的怨灵。主办方希望华侨华人、留学生一起前往,亲手参与“死者的布鞋”展示活动,用行动来回顾和悼念死去的劳工。
据调查,二战期间,有41,762名中国劳工被强制收容,其中38,939人被迫乘船来到日本,被分散在日本全国135个事业场。据日本外务省在1946年3月1日制成的“华人劳务者就劳事情调查报告书”记载,其中5999人死于工作现场、564人死于来日的船上、248人来到日本后死亡、10人在乘船回中国前死亡、9人残留在日本后死亡,总计中国劳工死亡人数为6830人。但慰灵祭实行委员会认为这个统计数字是不完全的,实际死亡人数远在其上。
1949年8月,秋田县花冈现地发现了中国人殉难者遗骨,成为中国人遗骨发掘第一号。1953年2月,日本佛教人士、东京华侨总会、日中友好协会等联合成立了“中国人俘虏殉难者慰灵实施委员会”,真宗大谷派东本愿寺主林大谷莹润出任委员长。3月27日,以花冈受难者为首,来自秋田县的560具中国人遗骨运至东京上野。4月1日,首次合同慰灵祭在浅草东本愿寺举行,2000余人参加。此后,中国人殉难者慰灵活动每隔1-2年就在日本举行,一直持续到70年代初期。
在举行慰灵活动的同时,在旅日华侨总会的努力下,在中日两国红十字会的合作下,从1953年至1964年,共有九批中国人遗骨被运回中国安葬,其中前8批由轮船运回,共计2849柱,最后一批在1964年11月由飞机运回,有12箱。在中日邦交尚未恢复之前,众多日本市民通过合同慰灵和遗骨送还活动,了解了侵略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悲惨境遇。遗骨送还活动,更成为战后日中友好运动的出发点。
如今,被送回中国的劳工遗骨已安放在天津“在日殉难烈士.劳工纪念馆”内。2006年,由旅日华侨捐款150万人民币修建而成的名录墙揭幕。长30米、高3米的名录墙,完整记载了6830名殉难者的姓名,成为纪念馆的重要构成部分。名录墙与纪念馆门口的劳工雕像互相唤衬,铭刻着难以忘却的历史。
林伯耀表示,今年即将举行的遗骨发掘60周年合同慰灵祭,宗旨在于:1、继承1953年成立的中国人俘虏殉难者慰灵实行委员会的初衷精神,为在日本牺牲的全体中国人殉难者慰灵;2、秉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理念,不忘中国人强制连行的历史悲剧,并传达给下一代;3、学习在遗骨分掘、收集。慰灵、送还过程中,日中民间共同推进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不忘日本人民的善良本性;4、以此为日中友好的出发点,促进日中友好的发展。
田中宏教授表示:强制连行受害者已进入世代交替阶段,而当年亲历慰灵和送还活动的日本寺庙的僧侣等所剩无几,也进入了世代交替。60周年合同慰灵活动,就是要再次唤起历史的记忆,让日中下一代牢记这段历史,通过共同纪念活动来促进友好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