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由世界华人保钓联盟主办的“琉球问题研讨会”在福州举行,台湾地区前“立法委员”、著名国际海洋法专家傅崐成,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张相君,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研究员罗欢欣等专家学者及两岸民间保钓人士20多人参会并发表演讲。
世界华人保钓联盟是一个以坚定捍卫中国钓鱼岛群岛(简称钓鱼岛)主权为核心目标的民间爱国组织。钓鱼岛是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一部分,与琉球群岛隔海相望,自始至终不属于琉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钓鱼岛主权已经随同台湾一起回归中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叫嚣“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这是日本在任首相首次明确地介入和干涉台海局势,其言论不但严重干涉中国内政,更涉及威胁使用武力。世界华人保钓联盟坚决支持中国和中国人民采取有力措施抗议、反对和反制日本的错误言行,维护历史正义与国际法的尊严。琉球问题关系到东亚地区的长久和平与发展,日本在琉球的动向和部署是各界的普遍关切,也与钓鱼岛争端的解决息息相关。
与会专家和学者纷纷发言。张相君教授从国际法及哲学角度,详细分析了日本对琉球施政权的正当性、合法性的不足,以及日本应对琉球人民的文化、语言使用及人权等方面未尽到保护的义务。
傅崐成教授表示,我们应该从政治、经济上支持琉球人民正义的诉求;日本近年来不断在与那国岛囤积武器,中国应小心日本与台独势力里应外合地勾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言论,至少从三个方面违反了国际法:违法禁止干涉他国内政原则,违反禁止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原则,违反《联合国宪章》和战后对日本军事行动的限制规则。日本所谓“存亡危机”的说法,不过是其军国主义一贯的托词。
罗欢欣教授重点介绍了琉球法律地位问题与钓鱼岛争端的关联,从历史和国际法的双重视角,分享了琉球问题的历史因由,二战以后关联的主要事件,并且剖析了日本所提“剩余主权”论的无效性。她指出,日本以琉球为法理基础主张钓鱼岛主权,但日本对琉球都没有任何合法的主权依据,其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更加是一个伪命题。
台湾地区“统一促进党主席”张安乐认为,琉球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纽带,帮助琉球人民正义诉求是我们中国人的道义所在。日本占领琉球,是作为南下西进的跳板。为了我们的战略安全,也要帮助琉球人民维权和意识觉醒。
与会人员分别从历史、政治、文化及国际法等方面,阐述了琉球与中国的紧密联系。他们指出,琉球群岛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独立王国”,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联系,中琉朝贡(臣属/藩属)关系长达五个多世纪。中琉历史文化渊源深厚,应当不断延续并继续加强。
会议建议各界:继续从法理上辩析、声讨日本对钓鱼岛的非法主张,对台海问题的非法干涉,对琉球的持续侵占。呼吁各界共同为中琉世代友好,为东亚和平稳定,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世界华人保钓联盟表示:曾经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和屠杀的中国人民,二战后以德报怨,善待日本战败军民,未追究其巨额的战争赔偿,坚持发展中日友好关系。但日本不但不深刻反省,反而一再挑衅,不断突破中国的底线,不断践踏国际法的原则和规则。如果日本继续执迷不悟,应该遭到全力反击,严格警惕其军国主义复苏,严密防范其重蹈二战覆辙。
会议期间,主办方还与正在琉球进行抗议活动的琉球民众进行了视频共享和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