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国远征军”这个词,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是遥远的边境,或是浴血奋战的战士?今年暑假,有这样一支“远征军”重走中缅边境。他们没有扛枪,却一样有抛头颅洒热血的热忱。这是来自那景航空航天大学的“情系滇缅”团队,此行是为探寻远征军的历史,向当代大学生传递“红色”力量。
久经辗转,重返真实“战场”
从南京坐火车到合肥,从合肥坐飞机到昆明,再从昆明辗转来到腾冲。经过了20个小时奔波,2100公里的路程,成员们历经辗转终于来到了中缅边境腾冲市。团队在滇西奔波长达8天,行走近1000公里,实地考察了滇西抗战博物馆、国殇墓园、中国远征军198师纪念塔、李根源,艾思奇故居等地。
一座座矮矮的墓碑,一顶顶覆满灰尘的钢盔,一个个矗立的英雄纪念塔……团队成员对滇西抗战博物馆负责人进行采访、在国殇墓园担任讲解员。“我们团队很多人没有真正意义上近距离了解这段历史,当来到这里后,就感觉我们身上背负了一种使命,希望尽一份力去将这段历史传递给更多人”队长胡文彬说。作为航空特色学校的学生,成员们特地考察了飞虎队,驼峰线这段历史,这更加坚定了他们航空报国理想。
战场不仅仅在于前线,后方依然是战场坚强的后盾。成员们还走访了李根源、艾思奇的故居以及西南联大旧址,这些不一样的“战场”时至今日仍在鼓舞着人们。
历史终成历史,精神永远流传
“在遥远的西南,中国远征军不顾一切浴血奋战,并不因为是兵力、局势有了优势,更重要的是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期许,一份信念——不论情况战局如何,他们始终相信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未来,他们为了这份信念义无反顾。”提起实践的初衷,胡文彬说道,“重走这段路,是我们铭记这段历史,向世人传递红色精神的最好方式。”
往事终成历史,战火终成云烟。在70多年后的今天,历史以不一样的方式呈现,是烈士墙前一簇簇白菊;是细雨中静静默哀的老者;是纪念馆里驻足良久的学生。
远征军给人们是历史上的伤痛,也是一个民族自尊自信重新树立的宣告。队长胡文彬坦言:“实践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虽然实践结束了,但我们会一直去探寻,去守望,去从这份历史中提取力量,传递给更多人,践行我们的理想,体现不一样的大学生风貌!”
通讯员:丁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