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志愿者寻访丽水遂昌细菌战受害老人
——传承历史真相,传递人文关怀
2013年7月,浙江工商大学细菌战问题研究会一行18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丽水遂昌,寻访经历侵华日军细菌战迫害的幸存老人,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将老人们的口述故事通过录音、笔记与影像资料记录下来,还原历史真相,修补民间记忆,为受害老人带去人文关怀。
王选老师专业培训 遂昌党史办悉心指导
6月28日,浙江工商大学细菌战问题研究会有幸邀请到首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原中国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老师亲临浙江工商大学,就协会即将进行的遂昌地区的细菌战调查进行培训。
培训会上,王选携助理原山东大学鲁西细菌战调查会成员常晓龙及原宁波大学调查会成员骆洲,为协会成员简单介绍了浙赣会战等浙江地区细菌战作战背景及遂昌细菌战受害的大体情况。此外,王选对本次调查的方向、目的及技巧进行了具体详尽的培训。这大大提高了协会成员对相关背景的掌握程度,也极大地提高了大家调查水平的专业性,使大学生志愿者明确了此次调查的目的、意义。王选这样对大学生们说:“我们是在许多人付出巨大努力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一项具有伟大意义的调查。我们要完成我们的使命。”
7月1日,志愿者前往遂昌党史办了解遂昌地区地形、村镇基本情况及细菌战受害者调查现状,得到了遂昌县党史办蓝鹏飞主任、李慧英老师与曾参与调查的老同志的悉心指导与大力帮助。李慧英多次鼓励志愿者们:“你们做的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
实地走访受害者 时不待我最为苦
从7月2日起,志愿者们分成5个小组, 带着地图、《遂昌县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纪实》所录名单及遂昌县党史办为大学生们提供的信息,前往6个街道乡镇的24个自然村走访细菌战受害的幸存老人。
志愿者们每天7点就准时出门,草草吃了早饭,带上一天的干粮与常用药品,各自乘坐公交前往不同的乡镇。此时正值高温时节,户外温度已达近40度。此外,由于交通不便,近十里的山路考验着志愿者的毅力。高温和山路由刚开始的艰难逐渐成了志愿者的家常便饭。条件上的艰苦并没有磨灭大学生的决心,真正让志愿者们觉得不能承受的是来自时间的压力。志愿者白永明在调查日记中写道:“常常走进一个村庄,得到的只是老人已经去世的消息。很多时候,每一次的出发就意味着把一些老人的名字从名单上划去。” “以前我一直以为调查最苦莫过于翻山越岭、风吹日晒,现在才知道最苦的是时不待我的无奈。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已经不多了。”徐小龙这样说道。
志愿者在妙高镇金岸村进行调查走访过程中采访到一位受害者,尽管此前经过全面的培训和充足的准备,但眼前的一幕还是让他们感到无比震惊。老人的两只脚都是烂脚留下的疤痕,左脚脚踝至今还有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伤口,且仍在持续性溃烂。家人也曾考虑过截肢,但是老人说:“自己年纪这么大了,真的不想没有脚。”老人在说这句话时声音很低,几乎落下泪来。还有一位受害者,是留守老人,一碗白饭是他每天的中饭、晚饭,平时也没有人照顾他。采访过程中他一直重复“烂了那么多年,治也治不好,快要死掉了”。志愿者们在开导老人时,纷纷背过身去擦掉眼泪。这只是无数受害者中的两位,无辜的他们成为了战争的牺牲者,一生带着细菌武器攻击给他们留下的肉体痛苦与内心伤痕,孤独而无助,只盼下辈子能有一双好脚。
资料整理 回顾补充
浙江工商大学的志愿者们不止一次被老人这样问道:“你们的调查有作用吗?有意义吗?”每每这时,志愿者们都请老人相信所有人的努力都不会白费的。浙江工商大学细菌战问题研究会自2008年成立至今已逾5年,协会共组织近300人次,近20次辗转山林和田间,采访了百余名细菌战幸存者和的见证人,获得上千张照片和近万字的口述历史。五年来,协会成员从未间断调查、从未放弃记录。“认真地记录每段记忆,详细地还原历史真相并将此传承下去,过去的人忘不了,今天的人不能忘,以后的人更应该记得。”细菌战问题研究会的会长章超琳这样解释她所理解的细菌战调查的意义。
记录历史并不只是简单的采访,志愿者更看重调查成果的质量。每天上山下乡辛苦地走访之后,志愿者们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重听采访录音、整理笔记与音像资料。“因为不懂当地方言,大多数时候半个小时的录音,我们往往要花费两、三个小时才能完全听懂,但为了避免信息的遗漏,大家也都愿意花这些时间与精力。”组长周水琴这样说道。
在一周的调查接近尾声的时候,经验丰富的原宁波大学调查会成员骆洲同学来到了调查队伍中。他细心指出我们调查表中的不足,并强调:“我们去调查要讲究方法技巧,多陪爷爷奶奶们聊聊天,也许有意外的收获。”果不其然,第二天,各小组不再死套提问列表,而是跟爷爷奶奶们聊天,用心跟他们交流,不仅问到了很多第一次不知道的事情,跟爷爷奶奶的相处也更加融洽了。志愿者们看着老人们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完善的调查表,觉得多走几里山路的辛苦就不值一提了。
百孝村实干为老 大学生学习借鉴
庄山村的钟奶奶是我们采访时遇到的现在烂脚情况仍然比较严重老人之一,奶奶左边小腿前侧有近半个碗口大的皮肤都已腐烂,腐烂的皮肤上洒满白白的药粉,脚抬起来的时候还会有脓液流出来。钟奶奶说,“烂的脚痛起来整个人都发晕,很痛很痛”。村委负责人余小华主任告诉志愿者:“钟奶奶的家里条件很不好,村委会已经带她多次去医院看脚了,但是治不好,村子里现在也在为奶奶想办法。老人的家的山背后是一个大型垃圾场,我们一直在考虑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想给他们换个地方居住。”
妙高街道庄山村是大学生志愿者们在调查过程中实地走访的村子之一。“走近村民的家里,觉得特别温馨和谐。村子整个体现了一种孝的氛围,村委会在切实为老人们做实事,子女也都是从心里面想为老人尽孝心。”志愿者姜旭姣这样描述她的感受。
余主任向我们介绍,庄山村以弘扬孝道文化为村子建设的立足点与发展点,建立“百孝之窗”工作机制,将“孝悌文化”融入养老机制。此外,村子里还成立了志愿服务队,每月列出不同的“服务菜单”,为老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他们所需的便利,如:为老人体检、为老人理发、背留守老人就医等。值得一提的是,村子里还有给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的传统,为老人提供人文关怀。余主任说“有一次志愿服务队上门给一位老人过生日,老人很感动,当场掉眼泪了。”每逢重阳节,庄山村还会有千人孝敬宴,村委会把所有老人召集到一起,由他们的儿女亲自买菜、烧饭,每位老人都能吃到自己儿女亲手做的菜。
孝顺如果能在一个人身上得到彻底实现,就能带动一片人,最后影响大部分人,“孝”也能由此逐渐成为普世价值与人人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全社会共同践行的孝才是孝的真正价值所在。在百孝村的见闻给浙江工商大学细菌战问题研究会的同学很大的触动,副会长李方辰说道:“大学生在调查之余,可以借鉴庄山村,我们不能在物质上为老人们带去太多收益,但在精神上可以多给老人一些关怀,像关心自己的长辈那样照顾他们,虽然机会不多,也要尽可能多陪陪他们,哪怕只是聊聊天说说话,也能给老人的晚年增添稍许温暖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