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位来自美国的女中校长
早年与大学生活
1886年9月27日,在美国伊利诺州西科尔小镇的一座小木屋里,铁匠艾德蒙·魏特琳的妻子宝玲生下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就是本书的传主——明妮·魏特琳(Minnie Vautrin)女士。
魏特琳算是美国的第二代移民,她的父亲艾德蒙是法国人。艾德蒙是在他17岁那年只身从法国来闯天下的。那时,从欧洲移民来美国的人很多,因为当时到美国工作好找,谋生相对比较容易。伊利诺州位于美国中北部地区,它北面同美洲五大湖中的密歇根湖相联,密西西比河沿着它的西部边界流入其南面的密苏里州,俄亥俄河在其东面将其与印第安纳州和肯塔基州分隔。伊利诺州原先是法国的殖民地,后来在十八世纪中期的英法七年战争中,法国战败,被迫将其移交给英国。1803年,法国又被迫以1600万美元的低价将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路易斯安娜卖给美国。这样,法国几乎失去了在北美洲的所有殖民地。但尽管如此,在北美洲,法国人还保留一定影响。因此,当艾德蒙来到美国时,他先投靠在伊利诺州春田镇(Peoria)的叔叔,并跟随这位当铁匠的叔叔学徒。艾德蒙学徒出师之后,便独自一人前往附近的一个叫西科尔的小镇谋生。
西科尔小镇,位于伊利诺州中部平原,在它的东南方约20英里的地方是波罗明顿(Bloomington),在它的西面约30英里的地方是春田镇。西科尔镇历史非常短,它是在1857年才建立起来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整个镇上只有一条小街,全镇人口也不多,据说至今仍未超过700人。不过,西科尔镇的教堂却很多,几乎所有人都信奉基督上帝。全镇也没有什么工业,人们主要以农业为生。当艾德蒙来到小镇后,他开了一间铁匠铺,专门帮人修理马车和农具,同时也买了一块地进行耕种。由于辛勤劳动,不久之后便小有积蓄,于是他盖了间小木屋,并娶了镇上一位名叫宝玲的年轻姑娘成了家,全家过着虽不富裕,但却较为安定的生活。
在明妮·魏特琳出生之前,艾德蒙夫妇曾生有一子,却不幸早夭。因此,魏特琳出生后,父母十分疼爱她,后来她的父母又给她生了一个弟弟路易·魏特琳。然而不幸的是,在魏特琳6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却因病突然去逝,从此之后,她不但失去了母爱,而且还过早地承担起家务。在她12岁时,由于他的父亲要续弦再婚,她曾被送到邻居家生活,她“在邻居里所受的待遇比一个仆人或是下地耕作的农夫强不了多少,冬天最冷的几个月里,她都在放牛。”尽管这样,魏特琳还是通过一边做工一边读书的方式,读完了中学。
魏特琳“髫龄就学,颖悟过人”,从小深明事理,好强上进,学习也特别认真。当时西科尔小镇上只有一所规模很小的学校,这所学校的一位老师在回忆起魏特琳时,她总是说:“任何凡是她要做的事,必都能做得非常杰出,她是个真正的基督教女孩。”魏特琳同镇上其他同年人一样,在她17岁时正式皈依基督教,成了一名十分虔诚的基督徒。
1903年,魏特琳从西科尔镇那所学校高中毕业。魏特琳从小就特别敬重教师的职业,她也希望自己长大以后能从事这一职业,于是她选择了去伊利诺州立大学读书,那时的州立大学只是一所两年制的师范学院。但由于魏特琳是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因此她有时不得不中途回到西科尔镇去教书,以便能凑足下一学期的学费之后才能继续新的学业。这样,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到了1907年,魏特琳才从州大毕业,但其各门功课的成绩大都在90分之上。
从州大毕业之后,魏特琳应聘到里诺市的一所中学去教书,在教学的过程中,她觉得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于是她辞却教职,前往位于香槟城的伊利诺大学攻读教育学。魏特琳在伊利诺大学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据校方保留的记录,在1912年全校500多名毕业生中,魏特琳的成绩排名第二。
魏特琳从伊利诺大学毕业后,她并没有在美国寻找工作,而是像当时其他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到海外传播基督上帝的福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配合美国政府向海外扩张的需要,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掀起了一场向海外传播基督福音的运动,这一运动最早是由穆德于1888年发起的,他曾先后到美国各大学进行巡回演讲,他提出的口号是:“要在这一代把福音传遍天下!”1894年,穆德提出了一个更富刺激性的口号:“为基督征服世界!” 1898年,穆德号召前往其他国家传教的学生:“耐心地、彻底地刷新异教徒的生活,包括个人、家庭、城市、种族、国家的实际生活和倾向的各个方面,目标是要把异教国家的每一个异教徒使之成为在耶稣基督里的人。”穆德发起的这一运动,立即得到美国各界的大力支持。1910年,穆德邀请了美国总统塔夫脱及全国几乎所有财团及政界重要人物在美国白宫举行了一次旨在推动海外传教的会议,大会并为海外传教发起募捐活动,一次就获得了200万美元的资助。
“学生志愿国外传教运动”也得到美国大学生的积极响应,穆德在各大学的演讲极富刺激和挑战性,在他的鼓动下,许多大学生都填写了一张志愿卡,即“如果上帝许可,我希望并愿意成为一个国外传教士”,当时填写志愿卡,要求到海外传教几乎成了一种时尚。魏特琳的家乡伊利诺州是当时全美响应这一运动最为积极的5个州之一,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魏特琳在大学毕业后也立即选择了到国外去传教的事业,而她选择传教的国家是中国。
当时,美国向海外传教的重点地区是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而其重中之重的目标是中国。美国教会领袖在鼓动年轻人去中国传教时说:“我们为什么要去中国传教呢?因为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每个月将近有一百万人在不知道有上帝的情况下而离开人世,你能想像人们在不知道有上帝时而去世的情形吗?”“噢!兄弟姐妹们,你能想像在没有上帝的情况下人们生活的情形吗?您能想像对于未来甚至现在心中都没有任何期望的生活吗?”在美国基督教运动领袖的鼓动下,许多大学生都纷纷选择到中国传教。据统计,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推动下,美国派往海外的传教士多达8000余名,而其中约有三分之一即2500余人被派到了中国。
在美国,传教会团体派别十分复杂、繁多,有来复会、公理会、浸礼会、圣经会、贵格会、上帝教会、宣道会、新约教会、长老会、循理会、恩典会和基督会等百余种。在大学读书期间,魏特琳加入的教会是基督会,基督会(Foreign Christian Missionary Society,简称FCMS)是美国教会中的使徒派,俗称使徒会,该会不注重信经及教堂制度,尊崇《新约》,以教会初期的使徒为行动典范。该教会在中国的势力影响并不太大。1912年秋,联合基督教传教士公会派遣刚刚毕业的魏特琳,前往中国传播基督福音。
出任合肥三育女中校长
当时在中国传教的美国基督会总堂设在南京。1912年9月,魏特琳到达中国,她先在南京基督会总堂停留了一段时间。在这期间,魏特琳第一次在海外度过了她的生日,9月27日这一天,在南京的美国传教士为她举办了一个生日晚会,这次晚会使得魏特琳后来在金陵女子大学任教期间,人们总会记得要在这一天为她庆祝生日。过完生日之后不久,心情愉快的魏特琳被派往时称庐州府的合肥传教办学。
安徽省当时最为繁华的城市是芜湖和安庆,芜湖人口为全省之冠,达17万余人;安庆为省府,人口亦在10万人之上,这两个城市均为开放的通商口岸。当时的合肥,属安庆道管辖,人口介于5万至10万之间,尚未对外开放。最早到安徽进行宣教的教会是内地会,1869年,内地会的宓多士(Mr. Meadows)和卫良(Mr. Willianmson)最早到安庆传教。在内地会之后,相继来安徽传教的教会有美国圣公会、来复会、浸信会、北长老会等。同芜湖和安庆相比,合肥的教会势力并不强,直到1897年时才设有差会总堂,这里属于魏特琳所加入的教会基督会的宣教区。
据史料记载,1896年,由南京基督会总会派来的美国传教士方淑美(中国名)来到合肥,她租住十字街南侧的姚家公馆,第二年建成女子服务社,并招收7名女生,这是第一个来合肥创立的传教机构。1898年夏季,由美国基督教总会派出的美籍牧师泰德师和医生柏贯之、柯普仁由华人牧师夏光祥陪同也来到合肥,在征得当地衙门的同意后,他们在合肥市小南门一带购得一块地皮,当年就盖好两幢小楼,作为传教士私人住宅。1899年5月,建成医院一座;1900年,建成基督会教堂一间,一边开设门诊为百姓看病,一边“做礼拜”,并吸收教徒。这所医院,原名“柏贯之医院”,后改名为基督医院。当时来此就医的民众很多,传教士便利用这一机会广为传教,二三年内,男女信徒便达到200多人。因此,到了20世纪初,基督会在合肥的传教工作渐渐打开局面。
1912年秋,魏特琳来到中国之时,正是基督教在中国发展十分迅速的时期。虽然1900年发生在华北的义和团事件对外国传教士打击很大,仅在山西省,就有170余名外国传教士被杀,被杀教徒则在1000人以上。但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进一步对外开放,基督教传教活动得到了政府的保护。因此,基督教在华传教活动非但未因“庚子教难”而受到抑制,相反,在其后的近20年里,特别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却进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期。
辛亥革命之后,基督教在华势力发展迅速,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以1907年为界,外国来华传教士团体由3445人增加到6250人,而受餐信徒(Communicant,指的是许可领受圣餐礼的信徒)人数则增加了一倍,由18万人增加到36.6万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官员中基督教徒越来越多,如在1912年广东省的官员中,基督教徒竟占65%。“庚子教难”之后,外国传教士更注重在中国办学,他们试图通过教育和培养人才来对中国施加影响,从而以此加快中国的基督化进程。
外国传教士除了在中国创办一些大学之外,他们也很注重中学教育。1907年,合肥基督会教会在原先女子服务社的基础上,开办了三育中学和三育女子中学两所。由于开始时学生人数极少,因此,在开办之初,教室是租赁私人房屋。但三年后,三育男中的两位毕业生被保送到金陵大学免费读书,此举影响很大。第二年,学生人数便骤增到百人以上。由于学生人数扩增,基督会便在合肥城隍庙以东购得包括将军庙旧址在内的大片土地,兴建三育中学新校舍66间,这个地方现为安徽省人民医院。同时,在小南门内先后盖房80间作为三育女中和三育小学的校舍。这两所学校设有高级中学三个班,初级中学三个班,小学六个班,并在南门城边附设一个农厂。三育女中现为合肥市南门小学所在地。
魏特琳来到合肥时,三育女中的教学虽已初具规模,但该校学生人数仍很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子无才便是德”。人们大多不主张女子读书,大多父母都认为让女儿读书是一种浪费,因为女孩长大后便要嫁人。据统计,直到1917年,安徽全省所有国立中学中,总共有学生1125名,竟然没有一名女生。因此,教会在设立学校时,特别注重女子教育,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上学读书的女子仍然太少。据统计,在全国所有教会中学中,男生占70%,女生仅占30%,而有的省份如云南、陕西等省的教会学校也收不到一名女生。因为女生多半只读完小学就缀学了,升入中学者极少。但这同国立学校相比,各级教会学校给予中国妇女的机会远比国立学校要多得多。
根据当时教会工作的有关规定,新到中国传教的人员一般先要用两年时间熟悉中国的风俗习惯和学习中国语言,然后再分配其做具体工作。魏特琳到合肥后,对中国女子不能受到正常教育的情况深为震惊,于是决心用自己的力量尽可能改变这一现象,因此,她对合肥三育女中的工作十分投入。在其担任校长期间,“校务蒸蒸日上,成绩卓越,备受外界赞扬推崇。”
关于魏特琳女士在三育女中的具体情况,目前很少有资料记载,据对南门小学的采访,该校的历史沿革未能留下原始资料。据该校后来所作的调查,该校最早沿革是1897年由方淑美(中国名)在姚家公馆建立的女子服务社,从1908年到1916年为合肥私立三育女子小学和三育女子中学,校长为美籍传教士彭玉恩(中国名)。资料中虽然没有关于魏特琳担任校长的记载,但在其沿革表中有:“1908—1909年,合肥私立三育女子小学,校长为华椿(美传教士,中国名,系南京派来)。”魏特琳来中国后,像其他来华传教的人一样,她也根据自己英文名字Vautrin的音译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华群,该沿革表中的“椿”疑为“群”之误,该沿革表所列时间恐亦有误。
魏特琳女士在合肥总共生活6年,对合肥很有感情,她到金陵女子大学任教之后,还经常在日记中怀念在合肥三育女中的生活,特别是在日军攻占中国之后,她经常在日记中提到合肥,担心日军在合肥施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