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信箱:webmaster@china918.net   网友论坛>> 网友留言>>


主页返回索引 下一页>>

 

逃生者胸口永远的痛

来源:龙脉站

 

laogan1-1.jpg (4619 bytes)laogan1-2.jpg (4317 bytes)

李孝如颈项上的伤痕,历半个世纪尚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后,日本对中国展开全面侵略,并于是年 12月13日占领南京,带走了重要的“侨务档案”,其中记载着东南亚捐款华侨名单。
  马新两地对祖国有组织的大规模捐款,始于1937年。当时,马新犹未独立,华裔视中国为祖国。马新各地华侨成立筹赈会,募捐协助祖国抗战,是很自然的事。据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兼

侨务委员会委员长”章孝严1995年9月2日在曼谷透露,日军既得“侨务档案”,发现只有切断来自东南亚侨胞的捐款,才能使南京政府无法获得海外捐款,因此发动太平洋战争,攻下了东南亚国家,并且杀害或监禁3万名华侨(实际人数当不只此数,单只马新两地,估计有7万人被杀害)。
  当年叶亚味只有20岁,便偷偷瞒着父亲,与其他热血青年被派到中缅边界偏僻山头。
  “当时中国非常缺乏司机,没人会驾驶运输车,结果军火与军粮的补给便出了问题,”叶亚回忆说,“我有幸遇见陈嘉庚,他鼓励我回中国抗战,我当时毅然一口答应。”
  叶氏是家中的独子,他的父亲为了援华抗日,不遗余力捐义款,没想到独子竟会选择舍身报国之途。
  据章孝严说,从1937年9月至1939年12月,海外华侨捐献给当时的南京政府的款项高达2亿8千万国币,几乎占那时期南京政府军费的一半。
  日军对于海外华侨踊跃捐输协助祖国抗战,以及部分华侨回返祖国亲自参与抗战(其中南洋华侨机工服务团即是一只劲旅),知之甚详,因此把华侨目为“敌性华侨”。日军攻占马新之后,对华侨展开屠杀,也就不难理解了。
  日本侵略军于1942年2月16日攻下新加坡之后,整个马来亚就沦陷了。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的成立,更使到日军视华侨为敌人,因为抗日军主要以华人为主。


柔南最多公墓

  新加坡的英国守军投降后,日军回师柔佛州,展开大屠杀行动,因此,柔佛州,特别是柔佛州南部,拥有最多的公墓或纪念碑。
  到目前为止,各地已建立的公墓或纪念碑如下:(1)永平抗日烈士纪念碑。(2)新加兰华侨先烈公墓。(3)乌曹槽“被殉难侨胞义冢公墓之神位”(中华义山)。(4)华侨殉难公墓(广东义山)。(5)三墓碑(福宁山)。(6)振林山华侨殉难公墓。(7)李氏家族墓。(8) 港殉难华侨公墓。(9)新山华侨殉难诸先烈公墓。(10)乌鲁地南华侨殉难公墓。(11)哥打丁宜殉难华侨万灵墓。(12)任罗宏华侨被害同胞公墓。(13)丰盛港华侨先贤公墓。(14)亚依淡第二次世界大战柔佛州华侨殉难烈士公墓。

laogan1-4.jpg (6164 bytes)

永平抗日烈士纪念碑

  此外,据永平居民林大华(65岁)说,十多年前,麻县答力巴九(paritBakar)丰兴廊园也有一座殉难华侨公墓,笔者于今年9月偕林老伯驱车至该处,发现该园早已分段出售,现为菜地,有关墓碑已失去踪影。林老伯怀疑它可能已被推倒复埋于土中。
  应当说明,日本侵略军在柔佛州的居銮,并不仅止于有公墓或纪念碑的地方。例如:张厝港(Kangkar Senanga),柔南玻璃城,天吉港,帝问港等,都没有公墓或纪念碑。
  下面,笔者简述公墓或纪念碑的由来,以及日本蝗军在有关地方或附近地区的部分屠杀事件。

永平抗日纪念碑

  1994年4月间,永合棕油厂职工杨克胜在永平通往拉美士路一英里的永平中华义山大路旁清理环境时,发现这座石碑,碑上最高处刻着 3颗星及 1942- 1945字样,以及56个烈士的名字,其中3个烈士是友族。
  3颗星是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的标志,相信纪念碑是在1945-1948年间制成。
  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向盟军投降,英殖民地政府重返当年的马来亚,并于1948年6月21日宣布,全国实施紧急状态,未复员的抗日军于是重返森林,展开抗英武装斗争,纪念碑于是长理土中达52年之久。
  纪念碑重见天日后,当地华社在吴恒光县议员谭壮泉、胡九英、程国旦、颜发升的发起下,以及在村长戴承雄的策划及监督下,向当地华社及友好筹得9千余元,作为竖立纪念碑的经费。据谭壮泉说,立碑的工作,从1994年4月22日开始,持续到6月 15日,始告完成。6月19日,立碑筹委会各委员到已竖立起来的烈士纪念碑前追悼英烈,延聘和尚诵经超度。
  当地华社订每年清明节,到纪念碑前举行公祭。
  1995年9月21日,笔者到永平访问了谭壮泉君。他说,1994年,某月某日,他开动推泥机,把一棵枯树推倒,接着,他的工人杨克胜在那里清理树根,发现树根紧紧吸着一块“洋灰板”,杨氏叫来其他人,以推土机托起该板,抹掉泥土,清洗一番后,发现它是花岗石纪念碑。最初,他们以为那是一具棺木的盖板。
  据谭君说,石碑重 2,200公斤,“听人说当年是以300元,向 株巴辖的石匠订制的”。
  询及石碑的由来,谭君嘱笔者前往二马路门牌15号,美美牙科询问。抵达该处时,见到一老伯,道明来意并请教大名,他指了指钉在墙上的一个牌子,知悉他姓陈,名一栋。陈老现年83岁,听觉不太好。
  他说,四十年代后半期,他住永平老街场(现周来花园),某日晨,他起来门,发现门前置放了上述纪念碑,不过,几天后,它失了踪影,不知何人搬走了。
  虽然陈老未谈及他是否有亲人被蝗军杀害,然而,从他述及日军残杀无辜的语气和神情看来,半个世纪前的往事,他并没有淡忘,因为他的强烈情绪,依然令人轻易感受到。
  纯粹追念抗日烈士的纪念碑,在全佛州只得一座。
  永平及附近地方在日治时期发生过4 次屠杀,被害者达千余人。(见南洋商报1995年8月30日《永平华裔殉难史》一文)。

李孝如:死里逃生

  永平老居民李孝如(96岁)是在一场屠杀中的幸存者。李氏是福建人,他说,1942年他和家人住在永平通拉美士路3哩的马九港,在自己的胶园(约10英亩)中工作。
  是年阴历正月16日,一批乘坐军车到来的日军,把他和另8个家族成员叫了去,他们步行到马九港华人义山(现闽南公会义山),在那里也有其他同胞百余人,日军把他们用长绳双手反绑,数人一串,接着命令他们跪下,有的被军刀砍杀,有的被枪尾刀刺杀。
  李孝如颈部被刺,未中要害,日军未有再补刺倒下的人,因此,日军离开后,他挣扎松绑,逃回家中,他的妻子同奶水敷治伤口,以后慢慢痊愈了。
  永平另一居民郑科旋(69岁)则表示,1942年左右,他居住在巴力士隆通永平公路5 哩,一日,他外出挑水时,见到一辆前面插着一支黑旗的军车载着约30余人经过,后来近晚上7时许,听到机关枪声。翌日,有巫人来告知说在6理处有30余人被杀。
  永平区是于1947年成立委员会,收拾受害者骨骸,迁往亚依淡埋葬。

laogan1-3.jpg (4970 bytes)

  郑科旋:到了“死亡铁路”工作两个月后,就生烂脚。


死亡铁路上的经历

  郑氏说,当年他15岁,在巴力士隆的一个日本人经营的胶园内工作。该园有20多个工人,许多人在战争爆发后离开该园。
  他说,他和另两人某日被日本人叫去他处干活,3人于是南下新山,已有妻室者半路逃走,另一个在新山逃掉,只剩他一人。他在新山逗留3-4天,与一批印度人汇合后,乘火车北上,火车半途有停止,一直到了泰国的坎布里。他们从那时步行进入森林,建造“死亡铁路”。
  他说,虐疾和烂脚,也夺去了不少人命。他到了该处干了两即个月,发生烂脚屡治不愈,至今仍有疮疤,那是在和平之后才治好的。郑氏也有眼疾,据他说来是散光畏光,是从那时开始的。

  郑氏说,他在“死亡铁路”当厨子3年多,日军投降后,盟军送他到收容所,登记了资料,把他送回马来亚,暂寄居在麻坡大姐的家。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1995年


                      关闭窗口>>
本站建于2001.6 918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